[实用新型]膜生物反应中、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9684.6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8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汪义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义恩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9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反应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生物反应中、污水处理装置,属于中水回用、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水回用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专利技术产品“一体化中水回用处理装置”“优化组合式一体化中水处理装置”是由生物接触氧化池、斜板沉淀池、中间水池、石英砂过滤池、活性碳过滤池、反冲洗系统组成。它虽然克服了从前的中水回用处理装置散乱、占地面积太大的缺点和不足,但处理工艺已经陈旧,出水水质无法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膜生物反应技术是国家“十二五”宏观规划中节能减排发展项目。为了紧跟国家形势、克服现有的处理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原一体化中水处理装置及优化组合式一体化中水处理装置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膜生物反应中、污水处理装置”。该膜生物反应中、污水处理装置克服了以上的不足,将传统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同MBR膜生物反应工艺相结合,组装在一个装置中,实现了设备一体化和水处理单元的先进组合;达到了出水水质的整体提高。更加有效地节省了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膜生物反应中、污水处理装置分为三大部分,左右两边为生物接触氧化区,中间为膜生物反应区。生物接触氧化区设有:生物填料、支撑蓖子、曝气软管;膜生物反应区设有:MBR膜生物组件、组件支架、控制炬、曝气管、溢流管、排污管、自吸泵、出水管。生物接触氧化区与膜生物反应区通过进水板连通,MBR膜生物组件通过自吸泵加压泵与出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
1、操作简单,无需专人管理。
2、生物接触氧化采用高效的弹性立体填料,有效表面积大,负荷能力高。
3、装置占地更小,在现有的优化组合式一体化中水处理装置基础上,可再节省1/4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构造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构造图。
图中1、曝气软管,2、隔板,3、生物填料,4、支撑蓖子,5、自吸泵,6、控制炬,7、出水管,8、膜生物组件,9、组件支架,10、进水口,11、曝气管,12、排污管,13、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中:
1、将曝气软管1固定在装置板两侧的底板上。
2、生物填料3固定在两侧的支撑蓖子4上,通过曝气与生物填料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
在图3中:
1、将进水口10开在两侧的隔板2下部,水可通过进水口10从生物接触氧化区进入到膜生物反应区。
2、将自吸泵5固定在控制炬6中,膜生物组件8固定在组件支架9中并与出水管7连通,使污水通过生物膜外壁经过自吸泵5吸入生物膜内孔,达到过滤功效正常出水。
3、将曝气管11固定在组件支架9中,通过曝气使生物膜抖动,防止污物附着在生物膜的外壁上。
4、将排污管12、溢流管13与膜生物反应区连通,达到正常排水和溢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义恩,未经汪义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96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双壁结构内防腐层的储油罐
- 下一篇: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