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砂系统的斜板沉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0210.3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7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庞子山;柳顺海;丁云松;程秀明;李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渝西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沉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板式旋流沉砂系统,尤其是一种沉砂系统的斜板沉淀结构。
背景技术
沉砂系统是污水处理厂中用于从污水中分离提取出砂粒的装备,又称为沉砂池。现永川污水处理厂沉砂设施中有一种圆形钢筋砼结构的旋流沉砂池。该旋流沉砂池的结构为,包括池体,池体下半部为具有圆锥形内腔的砂斗部分,池体上半部分为直径大于砂斗部分的圆柱形内腔的沉砂区,池体上方具有流入口和流出口;还包括竖向设置于池体中部的提砂管道,提砂管道下端延伸至砂斗部分的临近底部位置,提砂管道上端与砂水分离器连接,提砂管道外套设有压力空气管道形成双层结构,压力空气管道下端与提砂管道下端密封连接,所述提砂管道内壁位于所述密封连接处的上方分布有一圈空气孔使得提砂管道与压力空气管道联通,形成布气结构,压力空气管道上端与提砂气源连接,所述提砂气源采用罗茨鼓风机;所述池体内还设置有立式搅拌装置。
这种现有的旋流沉砂池,其工作时,先采用立式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形成旋流,改变水的流态,污水中的无机砂粒受离心力作用甩向池壁,并同步完成与有机物分离后迅速沉淀。池壁周围堆积越来越厚的砂粒受向心力及重力作用汇入中心砂斗,再利用罗茨风机提供的压缩空气将砂斗中的砂与少量污水一起从提砂管道提至砂水分离器中进行分离,达到去除污水中比重大于2.65t/m3,粒径大于0.2mm的无机砂粒目的。
这种现有的旋流式沉砂系统,存在以下缺陷:1、仅仅靠搅拌装置提供的动力进行旋流式沉降,砂粒沉降效率较低,导致处理效果较差。2、旋流的产生要依靠设置的搅拌装置,成本较高,维护成本也较高,同时搅拌装置设置位置和提砂管道位置会发生重叠,为实施带来不便且进一步增加了成本。3、提砂管与压力空气管的设置方式导致容易发生堵塞,搅拌器也容易卡死,沉砂池难以连续运行,也就降低了处理效率,同时增加了维修成本。4、检修时,需要在池体内临时放置一台潜水排污泵,排空池内污水和沉砂后,方能进行检修作业,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沉砂系统的斜板沉淀结构,该结构用于增强供沉砂系统池体内砂子的沉淀效率,提高沉砂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基于本斜板沉淀结构得到的一种斜板式旋流沉砂系统,其具有沉砂效果好,处理效率高,实施和维护成本低,运行连续性好,维护检修方便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沉砂系统的斜板沉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沉淀结构设置于沉砂池体中沉砂区部分的底面上,所述斜板沉淀结构包括均匀间隔地竖直设置的一圈斜板,所述斜板沿砂斗上端口切向方向设置(所述斜板是指相对于直径方向是倾斜有一定角度),所述斜板的上方和外侧(外侧指远离砂斗位置的一侧)倾斜设置有翼板,所述翼板顺内壁射流管道出水口所对的方向倾斜。
在沉砂系统池体内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水流在旋转时,水流与斜板撞击,增加砂粒沉淀机率,斜板上的翼板用于引流,增加旋流的流动性,使池体内水流整体保持旋流状态,便于砂粒沉降,故提高了沉砂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具备结构简单,易于实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沉砂系统中未显示砂水分离器时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沉砂系统中的池体内斜板从俯视方向的位置布置示意图。
图3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沉砂系统中砂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沉砂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渝西水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渝西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02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腹部使用的远红外减肥器
- 下一篇:一次性锐器回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