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行驶记录仪防震主机壳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0706.0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1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柏榆;刘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0 | 分类号: | G07C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周祥生;尹丽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行驶 记录仪 防震 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行驶记录仪,尤其涉及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壳体。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记录仪俗称“汽车黑匣子”,它是一种能对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行驶的其他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并通过接口实现数据输出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由于记录仪能够实时地记录车辆运行和驾驶员驾驶活动的有关信息,它可以遏止疲劳驾驶、车辆超速等严重交通违章、约束驾驶人员的不良驾驶行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障车辆行驶安全,提高营运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作为事故分析和鉴定提供原始数据。
现有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由主机壳、控制电路板和记录仪显示器组成,记录仪显示器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控制电路板直接固定在主机壳内,主机壳为金属壳体,其内部采用喷塑绝缘处理,在主机壳的内侧面上固定L形耳座,控制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在L形耳座上,控制电路板位于基板与主机壳的内顶面之间。汽车在长期的行走过程中,由于存在颠簸振动,固定控制电路板的螺钉会松动,导致控制电路板脱落,或与金属基板接触或落入主机壳的内腔中,控制电路板若与金属基板接触时就会导致短路,控制电路板若掉落主机壳的内腔中,控制电路板与内顶面之间会产生振动磨擦,时间长了之后会破坏喷塑绝缘层,从而导致控制电路板短路,即使两者之间不存在移动损伤,随着喷塑绝缘层的老化,在频繁振动条件下极易造成喷塑绝缘层的脱落,同样会造成控制电路板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行驶记录仪防震主机壳,它能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确保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控制电路板不会产生短路。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行驶记录仪防震主机壳,包括固定周边、内腔侧壁、容腔和内顶面,其特征是:在内腔侧壁上相对于固定周边等高地设有4~8个弹性卡扣,控制电路板卡装在弹性卡扣上,控制电路板卡装在弹性卡扣上后,控制电路板到固定周边和内顶面之间的距离都大于3毫米。
进一步,所述弹性卡扣有四个,在两对应面的内腔侧壁上各设置有二个。
进一步,所述弹性卡扣有四个,在每个内腔侧壁上各设置有一个。
进一步,所述弹性卡扣由固定边、弹性凸体、卡槽和托板组成,固定边固定在内腔侧壁上,卡槽由弹性凸体和托板围合而成。
由于在主机壳的内腔侧壁上设置了弹性卡扣,控制电路板卡装在弹性卡扣上的卡槽中,无论汽车行驶过程中怎样震动,控制电路板都不会脱落,同时控制电路板到金属基板和内顶面之间距离都大于3毫米,这样,控制电路板既不会与金属基板接触,又不会与主机壳的内顶面接触,即使主机壳内顶面上的喷塑绝缘层老化脱落,控制电路板也不会与金属接触,从结构上杜绝了控制电路板因接触金属而导致的短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弹性卡扣与内腔侧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周边;2-内腔侧壁;3-容腔;4-内顶面;5-弹性卡扣;6-控制电路板;51-固定边;52-弹性凸体;53-卡槽;54-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汽车行驶记录仪防震主机壳,如图1~图3所示,它包括固定周边1、内腔侧壁2、容腔3、内顶面4和弹性卡扣5,在对应面的两内腔侧壁2上相对于固定周边1等高地设有四个弹性卡扣5,所述弹性卡扣5由固定边51、弹性凸体52、卡槽53和托板54组成,固定边51固定在内腔侧壁2上,卡槽53由弹性凸体52和托板54围合而成,控制电路板6卡装在弹性卡扣5的卡槽53中,控制电路板6安装在弹性卡扣5上后,控制电路板6到内顶面4之间的距离为5毫米,到固定周边1的距离为4毫米。
实施例2:将实施例1中的四个弹性卡扣5等高度地固定在四个内腔侧壁2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有很多,等功能代换的结构更多,在此无法穷举,只要通过在汽车行驶记录仪的主机壳内增设弹性卡扣,使控制电路板隔离内顶板和金属基板的所有技术方案都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0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锻旋轮毂专用铝合金铸棒均匀化工艺
- 下一篇:大断面球墨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