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0938.6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7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肖志敏;朱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天运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0 | 分类号: | H01H50/00;H01H9/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442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接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电气系统中的高压接触器。
背景技术
如图2所示,目前的汽车用高压接触器,包括有外壳、线圈、动触片、静触片、动铁芯、静铁芯以及弹簧等零件。当线圈被通电后,动铁芯、静铁芯被磁化,成为极性相反的两块磁铁,它们之间产生电磁吸力。当该电磁吸力大于弹簧的反作用力时,动铁芯开始向着静铁芯的方向运动。静铁芯一般是固定在线圈上的,而动铁芯则与动触片相连接,这样动铁芯在吸合的过程中,会带动该动触片使之与静触片接触。但这样的结构存在着以下的缺陷:
1.很多零件(塑料零件、漆包线等)均属于有机绝缘材料,而有机绝缘材料会排放出有机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从有机材料析出的易挥发物质吸附、凝聚在触点及零件表面,再加上聚合作用,污染触点,使触点的接触电阻急剧加大,导致产品失效;以及
2.在整个产品结构中,没有灭弧装置,而继电器在高压大电流的情况下易产生拉弧,使触点烧蚀,导致产品失效。
因此,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改良的高压接触器,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上述的高压接触器,包括有:
动触片以及静触片,该动触片选择性地接触或脱离该静触片;
动铁芯以及静铁芯,该静铁芯选择性地吸引该动铁芯,使该动铁芯发生移动,从而让动触片接触该静触片;
抽真空管连通并延伸出位于一灭弧罩,与抽真空装置连接;及
壳体,该动触片、静触片、该动铁芯以及静铁芯设置在该壳体内。
所述的高压接触器,其中,该接触器的该灭弧罩内设置有磁钢,且该磁钢的磁力线方向垂直于该动触片以及该静触片的触点。
所述的高压接触器,其中,该接触器包括有一推杆,该推杆的一端连接于该动铁芯,另一端连接于该动触片。该推杆上套有一弹簧,该弹簧一端连接于动触片,一端连接于该动铁芯。该动铁芯的外侧设置有磁轭,且该动铁芯呈一柱状并有一端面,该弹簧与该端面相连。
所述的高压接触器,其中,该接触器还包括有一盖板,覆盖于该壳体上方。还包括有一密封帽,该密封帽罩于该抽真空管的上方;该后盖的盖板表面具有一凸起,该凸起围绕于该抽真空管的周围,该密封帽的帽口与该凸起相互配合以密封。还包括有一后盖,设置于壳体的外壁。
所述的高压接触器,其中,该壳体设置有一内衬,紧贴于壳体内壁。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抽真空管与抽真空装置相连通,可以排除吸附在零件表面的气体,由于分解和蒸发消除掉孔隙中的湿气和溶剂残渣,排除了有机材料中的有机气体。以减少或消除有机气体对继电器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压接触器的示意剖视图;
图2为现有高压接触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上述提及的附图以及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现或再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接触器100,它包括有一壳体11,在该壳体11内壁设置有一内衬12,在该内衬12的底面上设置有一线圈架13,该线圈架上设置有线圈(图未示)。该线圈架13大致呈一工字形状,其中间部分具有一贯通的空间,用来容纳动铁芯14以及磁轭15。该动铁芯14呈一圆柱状,且具有贯穿其中的第一安装孔141,第二安装孔142,且该两个安装孔是彼此连通的,其中该地域安装孔141的直径大于第二安装孔142的直径,这样就在动铁芯14内形成了环形端面143。还有一推杆16,其一端连接于该动铁芯14,而另一端连接有动触片17。在该动接触片17与环形端面143之间具有一弹簧18,该弹簧18被套设在该推杆1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天运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天运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0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