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自毁式锁镜装置的一次性内窥镜镜鞘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1334.3 | 申请日: | 201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3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齐梦超;黎信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自毁 式锁镜 装置 一次性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自毁式锁镜装置的一次性内窥镜镜鞘。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利用医用内窥镜进行微创诊疗的技术得到迅速普及与发展。临床应用中为避免交叉感染,同时为减少因反复多次消毒、对内窥镜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多的与内窥镜配合使用、起隔离作用的一次性内窥镜附件产品被开发并应用,逐渐取代重复使用的器械,例如一次性内窥镜镜鞘等产品,然而一次性医疗器械的最大风险是被重复使用造成感染,如何防止和避免这些一次性内窥镜附件被有意或无意的重复使用,是目前一次性新产品面临的新问题。
授权公告号为CN100569175C的中国专利说明书中披露了一种一次性膀胱检查镜鞘,该方案提供了能同时容纳内窥镜和手术器械进入人体内部进行诊疗的双通道镜鞘结构,该镜鞘的镜桥末端虽然设置有锁紧机构,但是此锁紧机构在手术结束卸下内窥镜后还可重复使用,容易造成感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自毁式锁镜装置的一次性内窥镜镜鞘,确保与内窥镜连接使用一次性内窥镜附件被重复使用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自毁式锁镜装置的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包括窥镜腔道和镜桥,窥镜腔道与镜桥相连并相通,所述镜桥的末端设置自毁式镜鞘锁镜装置,包括连接在镜桥末端的镜桥接口、锁镜套、锁紧拨杆、锁压环和一次性连接圈,所述锁镜套与锁压环用一次性连接圈连接成一体,锁镜套外部连接锁紧拨杆,锁压环外部设有一个拉手;
所述锁压环的卡片内孔形状与内窥镜锁紧接口的锁片形状相对应,锁压环的卡片尺寸与内窥镜锁紧接口的锁槽相配合;
所述锁镜套内孔布置单向活动齿,所述单向活动齿后端设有螺纹;
所述镜桥末端外部也依次设计有单向齿和螺纹,与锁镜套内孔单向活动齿配合并与锁镜套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镜桥末端镜桥接口内孔采用与内窥镜锁紧接口相适应的锥面设计。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手术中内窥镜只能一次性装入镜鞘,并被锁镜装置锁住,手术检查后,必须人工拆毁锁镜装置的一次性连接圈,使锁压环与锁镜套及镜桥分离,以取出内窥镜,并使镜鞘不能再次连接和锁紧内窥镜,从而保证一次性内窥镜镜鞘不被重复使用;另外,由于镜桥末端的镜桥接口内孔采用锥面设计,使之与内窥镜锁紧接口的锥面配合,保证手术中镜鞘密封不渗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锁镜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B-B向轴截面的左视图;
图4是图2沿C-C向轴截面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镜桥末端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沿A-A向轴截面的左视图;
图7是图5沿A-A向轴截面的右视图。
图中:
1、镜桥 2、镜桥接口 3、锁镜套
4、锁紧拨杆 5、锁压环 6、一次性锁紧开裂槽
8、单向齿 9、单向活动齿 10、拉手
11、螺旋槽 12、窥镜定位销31、导向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自毁式锁镜装置的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包括窥镜腔道和镜桥1,窥镜腔道与镜桥1相连并相通,镜桥1的末端设置自毁式镜鞘锁镜装置,包括连接在镜桥1末端的镜桥接口2、锁镜套3、锁紧拨杆4、锁压环5和一次性连接圈,锁镜套3与锁压环5用一次性连接圈连接成一体,锁镜套3外部连接锁紧拨杆4,锁压环5外部设有一个拉手10,锁镜套3与镜桥1连接。由于锁镜套3、锁紧拨杆4、锁压环5和一次性连接圈初始时制成一体,锁镜套3与锁压环5用一次性连接圈连接,一次性连接圈旁设有一次性锁紧开裂槽6,这种设计便于开始使用时将内窥镜装入镜鞘并锁镜,而使用后通过拉手10将一次性连接圈沿着一次性锁紧开裂槽6撕开从而使锁镜套3与锁压环5分开,便于内窥镜从镜鞘的窥镜腔道和镜桥1中取出。锁压环5卡片内孔形状、尺寸与内窥镜锁紧接口的锁片和锁槽的形状、尺寸相对应,方便内窥镜装接配合和锁镜,锁压环5外部的锁紧拨杆4带动锁压环5转动,使锁压环5卡片锁入内窥镜锁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1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进料多排高效秸秆块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外墙防火保温装饰集成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