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交通LED闪光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3905.7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6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中;高建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浙大知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5/05 | 分类号: | G03B15/05;F21V29/00;F21V31/0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1161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交通 led 闪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交通卡口、电子警察等拍照时使用的LED补光设备,尤其是一种智能交通LED闪光灯。
背景技术
高清数码摄像机和照相机是应用到智能交通领域的新产品,它的分辨率比传统的模拟摄像机高数倍,但是它对光照度的要求比较高,在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和闯红灯电子警察系统以及其他公安监控系统中,为了使摄像机能够拍摄到清晰的车辆图像,就需要使用闪光灯补光。
目前的闪光灯一般分为气体闪光灯和LED闪光灯,这些闪光灯的工作模式仅仅是触发脉冲式闪光,即从不亮状态瞬间达到闪亮状态。这样闪出的光对人的眼睛和神经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属于光污染,会对驾驶员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作为新型光源,LED闪光灯正在逐步替代气体闪光灯,相比之下LED有以下优点:可以持续发光,发光过程容易控制,功耗小,可节约大量电能。但它也同样存在缺点:散热不良从而导致寿命降低。以目前的技术水平,LED对能量的利用率不足三成,因而会有大量的能量转化为热量,如何更好的解决散热问题已经成为目前LED闪光灯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散热不好会造成结温升高、光衰增加、加速老化等问题。一般的散热器是装在灯壳里面,导致散热效果差,整灯的体积大、重量大,外观笨拙,而且不便于安装。同时LED闪光灯在长时间点亮时产生的大量热,使灯具里面温度升高,导致灯具内部形成水蒸汽附着在玻璃上影响光效。
此外,现有的闪光灯只考虑到正向拍照补光,没有考虑到侧面拍照补光,固定在横杆上只能在垂直方向调整角度,而不能在水平方向调整角度,安装不方便,且导致光照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闪光灯的功耗大、光效低、安装不方便、光污染严重等缺陷,提供一种智能交通LED闪光灯,不仅有效解决了光污染的问题,而且具有安装方便,散热性能良好,照射角度和范围可调节等优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交通LED闪光灯,包括灯壳,灯壳内设有铝基板,铝基板上设有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基板和LED灯之间涂有导热硅脂,所述的铝基板与灯壳之间也涂有导热硅脂,所述灯壳的背部形成散热鳍片,所述铝基板下部的灯壳内形成散热空腔,所述的散热空腔内安置电源线和呼吸器,所述散热空腔的两侧腔壁上开有对称的通风孔。LED光源发出的热量通过铝基板传到灯壳,灯壳再通过灯壳背部的散热结构将热量直接传到外部空气中。内置的散热空腔两侧壁分别开有通风孔,一个用于连接驱动电源线,一个用于安装呼吸器。一般情况下灯具点亮,灯壳内部温度升高,使灯内外产生温差,呼吸器能有效的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雾气及热气排到灯具外部。灯壳背部形成散热鳍片结构也能快速散热。
灯壳的下部还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杆和底座,所述的连杆与灯壳铰接。连杆上端形成圆形齿轮,灯壳背部也形成相应带齿轮的固定座,连杆上的齿轮与固定座上的齿轮配合后,再通过一螺丝固定,当要旋转灯壳的角度时只要将固定螺丝稍微松开,将圆形齿纹错开,再以螺丝为轴,旋转到适当的角度,之后再卡紧齿纹并将螺丝完成调节。
所述的底座上形成竖向套筒,所述的套筒与连杆螺接配合,所述套筒的侧部开有通孔,一螺栓穿过通孔固定连杆。旋开螺栓后,解除套筒与连杆的螺纹配合,连杆可在套筒内360度旋转,待调节到所需的方向后,再使连杆与套筒配合,并拧紧螺杆,完成装配。
所述的灯壳上开有阵列孔,螺钉穿过所述阵列孔固定基板,设置多个孔来连接基板能有效提升基板的散热性。
所述的LED灯在常态下处于微亮或半亮状态,当摄像机或照相机提供触发信号时,LED灯达到瞬间闪亮状态。
本实用新型采用从微亮或半亮到瞬间闪亮的技术,有效的解决光污染问题。本实用新型外置散热鳍片,内置呼吸器结构,有效提升散热性能并能将工作中产生的水雾气排到灯具外部,减小了灯具体积,控制了光衰,并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后能实现360度全方位角度调节,安装方便,功耗小,光效高,光衰小,寿命长,无光污染,外观小巧美观。连杆和灯壳采用轴旋转和螺纹旋转配合结构,安装和调节角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部结构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降压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片机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单片机中一脚的内部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单片机中三脚的内部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D311芯片的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接LED灯的局部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浙大知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浙大知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3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座垫安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绝缘材料带生产用传送纠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