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有全液控二通插装阀系统的混凝土输送泵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5029.1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1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姚友德;陶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友德;陶新辉 |
主分类号: | F15B11/02 | 分类号: | F15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有 全液控 二通 插装阀 系统 混凝土 输送 液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输送泵,特别是混凝土输送泵的液压系统,具体为一种装有全液控二通插装阀系统的混凝土输送泵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插装阀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和液压系统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传统液压系统中的电液换向阀的流量及体积越来越无法适应大型设备的施工需求,因此需要采用插装阀控制技术设计出能满足混凝土输送要求的高度集成的插装阀式混凝土泵液压系统,以满足大流量、高压力的混凝土泵送技术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有全液控二通插装阀系统的混凝土输送泵液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装有全液控二通插装阀系统的混凝土输送泵液压系统,包括油泵、油缸、主阀块和油管,油泵有主油泵,为油缸的运动提供液压油;油缸包括主油缸和换向油缸,主油缸用于控制泵送系统液压油的流动,换向油缸用于控制分配阀的换向;主阀块用于对整个液压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主阀块上设有电磁换向阀、插装阀和分配油孔,电磁换向阀连接插装阀,通过控制插装阀来实现对液压系统正反泵和高低压的切换,实现对主油缸的运动和液压系统内液压油的流向的控制,分配油孔连接插装阀和主阀块外接的油管,所述油管与主阀块、油泵、油缸连接,连通整个液压系统,实现主阀块的控制调节功能。
所述装有全液控二通插装阀系统的混凝土输送泵液压系统采用全液控技术,在主油缸的前端安装有信号阀,利用液压系统中液压油的流动来实现主油缸的自动换向。
所述装有全液控二通插装阀系统的混凝土输送泵液压系统还包括齿轮泵,用来控制搅拌系统的工作,与主油泵采用双泵单回路并联油路,换向压力大,发动机功率利用率高,节约能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插装阀结构可以提高流量,减少阀体内泄漏来提高混凝土的泵送量,可以减少混凝土输送泵液压系统的故障率,降低液压系统油温,而全液控插装阀系统则提高了液压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减少由人工操作引起的各种故障和对液压油的污染,从而提高混凝土输送泵的能效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图中:主油泵1、主油缸2、换向油缸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的装有全液控二通插装阀系统的混凝土输送泵液压系统,包括主油泵1、主油缸2和换向油缸3、主阀块,通过油管连接,连通为整个液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原理在于,对于主油缸来说,有左油缸和右油缸两个。油缸的活塞将缸筒分成两个腔体,无杆腔安装有信号阀,信号阀的一端连接在无杆腔的顶端,另一端连接略往中间的位置,腔体内都充满了液压油,左油缸的无杆腔通过油管连接右油缸的无杆腔,右油缸的有杆腔与左油缸的有杆腔也是通过油管相连通。油缸在油泵的带动下运行的时候,油缸的活塞就会前后移动。当左油缸的活塞向前移动时,液压油在高压力作用下从左油缸的无杆腔流出,通过油管流入右油缸的无杆腔,并推动右油缸的活塞向后移动,右油缸有杆腔内的液压油也通过油管流入到左油缸的有杆腔内,在左油缸的活塞向前移动的一定程度的时候,无杆腔的信号阀激活,左油缸的前有杆腔连通,在主阀块的换向控制下,右油缸的活塞向前移动,使前面的过程逆向运行,从而做到往复循环运行。
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切换高低压的电磁换向阀可替换为半手动半自动的高低压切换阀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友德;陶新辉,未经姚友德;陶新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50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