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桩接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6041.4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5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邱风雷;张日红;王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桩接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桩接桩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预制桩在基桩施工中的接桩主要是焊接结构,焊接结构由于是现场施工,不能满足端板端面需清理、拼接处坡口槽电焊需三层对称进行、焊缝需饱满、施焊完成的桩接头需自然冷却后才能连续沉桩等规定,从而导致焊接质量不能保证,预制桩接桩不牢固,造成预制桩连接处成为基桩的最薄弱环节。
所以,现有技术也有极少数采用机械齿合的结构来完成预制桩的接桩,该种接桩结构采用每个上节管桩带连接销与下节管桩的压力弹簧带连接槽壳连接的方式,通过每个连接销与压力弹簧的相互作用来进行连接。但是,该种接桩结构由于是每个连接销分别相互作用,很难保证每个连接销受力都是相同,所以预制桩连接后,在受力过程中不能保证接桩部分达到受力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预制桩之间接桩牢固、接桩部分达到受力要求的预制桩接桩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桩接桩结构,包括预制于预制桩的桩接部位外围的定位环、套接在两个需桩接预制桩的两个定位环外围的连接箍,连接箍与定位环之间由多个螺栓紧固。
该预制桩接桩结构进行连接两个预制桩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1)在生产过程中将加工好的定位环直接预制在预制桩的桩接部位外围;
(2)先施工一根已预制了定位环的预制桩;
(3)将另外一根已预制了定位环的预制桩与已施工的预制桩对准放置,并使两根预制桩的定位环上的螺纹孔位于同一轴线;
(4)将连接箍套接在两根预制桩的定位环外围,并将其螺纹孔对准定位环上的螺纹孔,然后用螺栓进行固定。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以上结构桩接的两个预制桩之间连接牢固,且接桩部分受力均匀,测试表明各项力学性能,抗弯强度、抗拉强度、剪切强度都达到施工标准,可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预制桩连接,如:PHC桩、PHDC桩、PHRC桩、SP钢管及STC桩,且该预制桩接桩结构链接方便,适用性强。
所述预制桩的端板末端设置有径向凸起环,所述连接箍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容置径向凸起环的凹槽。这样的结构使两个需桩接的预制桩之间连接更为牢固。
所述连接箍为由多个弧形部件拼接成一个圈构成,优选为由三个弧度为120°的弧形部件拼接成一个圈构成。这样的连接箍既可以实现将连接箍在两个预制桩的桩接部位外围,又可以防止由于弧形部件过多而导致的受力不均匀。
所述连接箍的内径等于定位环的外径。这使两个需桩接预制桩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与牢固。
所述多个螺栓之间间距相等。这使两个需桩接的预制桩外围受力更为均匀。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桩接桩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1、定位环;2、连接箍;3、螺栓;4、预制桩;5、端板;6、径向凸起环;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附图所述,本实用新型预制桩接桩结构包括预制于预制桩4的桩接部位外围的定位环1、套接在两个需桩接预制桩4的两个定位环1外围的连接箍2。连接箍2与定位环1之间由多个螺栓3紧固,多个螺栓3之间间距相等。预制桩4的端板5末端设置有径向凸起环6,连接箍2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容置径向凸起环6的凹槽7。连接箍2为由三个弧度为120°的弧形部件拼接成一个圈构成。当然,连接箍2也可以为由两个半圆部件或四个弧度为90°的弧形部件或其他弧形部件拼接成一个圈构成。连接箍2的内径等于定位环1的外径。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和进一步解释,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60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