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置可控阀的裸眼分段压裂完井管柱及液控开关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7369.8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5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吕玮;孙骞;张峰;伊西峰;田浩然;曹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34/1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周京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置 可控 裸眼 分段 压裂完井 管柱 开关 | ||
1.安置可控阀的裸眼分段压裂完井管柱,其特征是,使用套管(1)自上而下依次连接钻杆送入工具(3)、顶部悬挂封隔器(5)、液控开关滞留筒(2)、可开关控制阀(4)以及与其连接的裸眼压裂封隔器(6)、井筒隔绝阀(8)和底部循环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置可控阀的裸眼分段压裂完井管柱,其特征是,所述可开关控制阀(4)包括外套筒(4-3)和内滑套(4-7),外套筒(4-3)上设有液流通道(4-6),内滑套(4-7)装于外套筒(4-3)内,外套筒(4-3)两端连接上接头(4-1)和下接头(4-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置可控阀的裸眼分段压裂完井管柱,其特征是,所述内滑套(4-7)顶部筒体的内圆设有开启用钩挂台肩(4-4),其上部筒体设有定位筋,其下部筒体内圆设有关闭用钩挂台肩(4-8),定位筋的外侧设有定位凸台(4-10);在外套筒(4-3)的液流通道(4-6)上方的筒体内圆设有开启用定位凹槽(4-2)和关闭用定位凹槽(4-11),开启用定位凹槽(4-2)和关闭用定位凹槽(4-11)均与内滑套(4-7)的定位凸台(4-10)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置可控阀的裸眼分段压裂完井管柱,其特征是,所述外套筒(4-3)内圆中上接头(4-1)至液流通道(4-6)上部端口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内滑套(4-7)的筒体长度;在外套筒(4-3)的液流通道(4-6)的两侧、上接头(4-1)和下接头(4-9)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置可控阀的裸眼分段压裂完井管柱,其特征是,所述液控开关工具滞留筒(2)是一个两端设有连接丝扣的筒状体,其内径大于液控开关管柱上的液控开关工具(10)的外径,其环空过流面积等于配套套管的过流面积。
6.用于启闭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置可控阀的裸眼分段压裂完井管柱的液控开关管柱,其特征是包括液控开关工具(10)和连续油管(9),把一套液控开关工具连接在连续油管(9)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控开关管柱,其特征是,所述液控开关工具(10)包括上接头(10-1)、调节环(10-2)、驱动筒(10-5)、启闭机构、中心管(10-8)、活塞(10-9)和下接头(10-11),上接头(10-1)、中心管(10-8)和下接头(10-11)依次连接,在其外部依次连接调节环(10-2)、启闭机构、驱动筒(10-5)和活塞(10-9),在活塞(10-9)与驱动筒(10-5)之间安装挡环(10-6)和弹簧(10-7);中心管(10-8)的管体上设有进液孔与活塞(10-9)的内腔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控开关管柱,其特征是,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启闭操作块(10-3)和驱动块(10-4),启闭操作块(10-3)与驱动块(10-4)铰链配接;启闭操作块(10-3)的一端为解锁坡,其外侧设有钩挂卡槽,该钩挂卡槽与可开关控制阀(4)中内滑套(4-7)的开启用钩挂台肩(4-4)配合或者与关闭用钩挂台肩(4-8)配合,驱动块(10-4)的外侧为弧形;启闭操作块(10-3)的非解锁坡端与驱动块(10-4)的一端铰链配接,启闭操作块(10-3)的解锁坡端与驱动块(10-4)的另一端分别与上接头(10-1)的上部和驱动筒(10-5)的上端铰链配接;该启闭机构至少设有三套,轴向设置在上接头(10-1)与驱动筒(10-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控开关管柱,其特征是,所述启闭操作块(10-3)的钩挂卡槽一边是直角边,另一边是斜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控开关管柱,其特征是,所述使用连续油管在其底部连接一套液控开关工具,是在一个液控开关管柱中连接两个液控开关工具(10),两个液控开关工具(10)在管柱上的连接方向相反或者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73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