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件机的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7421.X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6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皮俊君;黎任坚;钟承武;曾翔清;陈卓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泽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3/02 | 分类号: | H05K13/02;H05K13/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428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石龙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件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件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件机的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招工难,用工成本的上涨,很多企业都希望采用自动插件机来代替工人操作。自动插件机,可代替工人将一些卧式或者立式的插件电子元器件自动标准地插装在印制电路板导电通孔内的机械设备,自动插件机一般分为立式插件机和卧式插件机,立式插件机是针对立式元器件的插装,如三极管、电容器、晶体管、LED灯、按键开关、连接器、线圈、电位器、保险丝座等立式编带封装料;卧式插件机一般是针对卧式元器件的插装,如卧式电容器、电阻、晶体管、二极管和熔断丝等编带封装料。
现有技术中,自动插件机一般采用双链条的形式传输卧式元器件,但是,以往的链条传送机构的结构导致供料速度慢,从而导致自动插件机的插入速度慢,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插件机的传输系统,该插件机的传输系统供料速度快,可提高插件机插入元器件的速度,从而提高插件机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插件机的传输系统,包括两条平行的链条和等间隔设置于所述两条链条之间的料夹,分别位于两条链条的料夹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料夹中部设置有放置电子元件的卡槽;
所述链条每隔一个销轴设置有两个长销轴,所述料夹固定于所述两个长销轴。
优选的,所述链条包括左链条和右链条,所述左链条设置左料夹,所述右链条设置右料夹,所述左料夹包括左连接件、左连接块和左元件端置放台,所述左连接件通过所述长销轴设置于所述左链条,所述左连接块设置于所述左连接件与所述左元件端置放台之间,所述左连接件与所述左元件端置放台之间形成凹槽;
所述右料夹包括右连接件、右连接块和右元件端置放台,所述右连接件通过所述长销轴设置于所述右链条,所述右连接块设置于所述右连接件与所述右元件端置放台之间,所述右连接件与所述右元件端置放台之间形成凹槽。
优选的,所述凹槽设置有凸块。
优选的,所述左元件端置放台设置有卡槽,所述右元件端置放台设置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卡槽设置有活动卡扣。
优选的,所述卡槽设置为V型槽。
优选的,所述凸块的高度与所述V型槽的最低点的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左料夹设置有左定位孔,所述长销轴设置为左长销轴和右长销轴,所述左长销轴设置于所述左定位孔;所述右料夹设置有右定位孔,所述右长销轴设置于所述右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左定位孔设置为第一左定位孔和第二左定位孔,所述左长销轴设置为第一左长销轴和第二左长销轴,所述第一左长销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左定位孔,所述第二左长销轴设置于所述第二左定位孔;
所述右定位孔设置为第一右定位孔和第二右定位孔,所述右长销轴设置为第一右长销轴和第二右长销轴,所述第一右长销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右定位孔,所述第二右长销轴设置于所述第二右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左长销轴的伸入所述左定位孔的一端设置为螺纹端,所述螺纹端露出所述左定位孔;
所述右长销轴的伸入所述右定位孔的一端设置为螺纹端,所述螺纹端露出所述右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料夹的间距由两个以上的销轴设置为一个销轴,可增加料夹的数量,供料速度快,可提高插件机插入元器件的速度,从而提高插件机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凸块和V型槽且凸块的高度均与V型槽的最低点的高度相同,能很好定位元件端,通过设置活动卡扣,可以改善以往链条夹料不稳的现象。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左链条和左料夹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右链条和右料夹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3中包括有:
左链条1、右链条2、左料夹3、右料夹4、左连接件5、左连接块6、左元件端置放台7、右连接件8、右连接块9、右元件端置放台10、凸块11、活动卡扣12、卡槽13、螺纹端14、电子元器件15。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泽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泽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74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