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吸式叶轮的离心浇注铸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7515.7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9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柱;李洪林;付建翔;王民生;张志勇;张述祥;刘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电力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22D13/04 | 分类号: | B22D13/04;B22C9/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苏宇锋 |
地址: | 450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吸式 叶轮 离心 浇注 铸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在此处键入技术领域描述段落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领域,特别涉及熔模精密铸造生产工艺,具体是双吸式叶轮的离心浇注铸造装置。
背景技术
双吸叶轮是前置泵、凝结水泵的水力核心部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给水系统的性能。因此,双吸叶轮的技术要求也很高,内部不允许存在缩松(孔)、裂纹等缺陷。双吸叶轮一般采用精密铸造工艺制造毛坯。双吸叶轮扭曲,壁厚较薄,结构复杂,因盖板与轮毂之间仅有4-6mm厚的叶片相连接。由于精铸工艺的局限,补缩通道不畅,叶轮在加工过程中,后盖板与叶片交接处缩孔缺陷严重。双吸叶轮缩孔缩松质量缺陷在国内水泵制造行业普遍存在,目前仍没有一套彻底解决其质量问题的措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吸式叶轮的离心浇注铸造装置,它可克服现有的熔模铸造技术中存在的局限性,解决上述双吸式叶轮的铸件存在的缩孔缩松质量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包括转盘,转盘由圆盘构成,装有双吸叶轮模壳的砂箱固定于转盘上,该砂箱的回转轴线与转盘的回转轴线同轴,砂箱的主浇口与转盘同轴,转盘设于回转轴上,转盘与回转轴同轴设置,回转轴通过传动装置与电机相连。
传动装置是带传动装置,在回转轴上固定有从动带轮,电机轴上设有主动带轮,该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设有传动带。
该电机的相线通过变频器与电源相连。
转盘的转速为120~150转每分。
在转盘上设有定位卡具,定位卡具由螺钉构成,至少3个螺钉沿转盘圆周方向设置于转盘上,螺钉的轴线处于水平面内,双吸叶轮的砂箱通过螺钉固定于转盘上。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各类双吸叶轮的铸造生产,以及类似结构的其它回转体及异行铸件。该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对解决双吸叶轮缩孔类缺陷效果显著,在水泵制造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大大降低了制造费用,缩短了制造过程中因质量问题而影响的生产进度,能提高工艺出品率,降低加工过程中的焊补费用和加工周期,后期制造费用比常规方法能降低40%以上,后期加工周期每件叶轮能缩短7天以上;该离心浇注铸造装置制造的双吸叶轮内部组织致密,内在质量较高,大大提高了叶轮使用寿命,提高了整泵性能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该实用新型包括转盘4,转盘4由圆盘构成,装有双吸叶轮模壳2的砂箱3固定于转盘4上,该砂箱3的回转轴线与转盘4的回转轴线同轴,砂箱的主浇口与转盘同轴,在该主浇口处设有浇冒口1,这样浇冒口也与回转轴同轴线,转盘4设于回转轴6上,转盘4与回转轴6同轴设置,回转轴6通过传动装置与电机8相连,该电机的相线通过变频器与电源相连,由变频器控制电机的转速。传动装置是带传动装置,在回转轴6上固定有从动带轮,电机轴上设有主动带轮,该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设有传动带7。
在转盘4边缘设有定位卡具,定位卡具由螺钉5构成,4个螺钉5沿转盘4圆周方向设置于转盘4上,螺钉5的轴线处于水平面内,双吸叶轮的砂箱3通过螺钉5固定于转盘4上。
在开始浇注钢水时,为了安全,将转盘转速设为75~80转每分,待浇注完毕后,转盘的转速提升为120~150转每分,维持20~30分钟,使高温钢水在离心力作用下完成充型和补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电力机械厂,未经郑州电力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75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蜡炉用脱蜡回收装置
- 下一篇:真空消失模埋型沙箱的真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