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随钻测斜仪的电池筒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8334.6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8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张良万;刘志申;梁定火;冯超;彭竟;黄军辉;芦正军;陈琳;石玉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钻井一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E21B47/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3121 湖北省省直***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随钻测斜仪 电池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随钻测斜仪,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随钻测斜仪的电池筒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009年7月钻井公司购买了一套英国公司生产的Geolink LWD地质导向无线随钻测斜仪,该套LWD能同时测量地层自然伽玛、电阻率共2条地质参数。该套LWD虽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些问题。比如在井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就没有脉冲信号,或者在浅层、中层测试正常,下钻到底后就出现无脉冲信号现象。经研究发现,原来是因为产品本身的设计缺陷造成的,该套LWD仪器的电池筒和扶正器的连接为针孔和插针的硬连接,没有缓冲,当该LWD仪器下钻到井里的时候,LWD仪器因受到外力,造成电池筒与扶正器接触不良,甚至断电,接触不良和断电后影响信号的传输,从而出现无脉冲信号现象。另因为电池分别装在各自的电池筒中,连接部件繁多,容易引起虚连现象。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连接结构,以解决LWD仪器在井下作业时因受外力作用出现接触不良或断电的问题,实现信号的正常传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随钻测斜仪的电池筒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使传统的电池筒与扶正器的硬连接改为软连接,使得无线随钻测斜仪在弯曲的井下仍然能连接良好,正常的传输信号,保证生产测试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随钻测斜仪的电池筒连接结构,包括有电池筒和扶正器,电池筒和扶正器通过连接导线连接。
按上述方案,电池筒的下端设有针孔插头,扶正器的上端设有针孔插头,连接导线的两端分别设有上针孔插座和下针孔插座,电池筒下端的针孔插头与连接导线上的上针孔插座连接,扶正器上端的针孔插头与连接导线上的下针孔插座连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所述的电池筒里装有两根电池。
本实用新型将以往的电池筒和扶正器的直接针孔和插针连接(硬连接)改为由连接导线连接(软连接),保证无线随钻测斜仪在弯井中不会出现接触不良和断电现象,以完成测试;将电池装在一个电池筒内,减少了连接部件,从而减少了虚连现象,使电池与扶正器连接更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见图1,一种无线随钻测斜仪的电池筒连接结构,包括有电池筒1、扶正器7和连接导线4,电池筒1里装有两根电池,电池筒1的下端设有10针针孔插头2,扶正器7的上端设有10针针孔插头6,连接导线4的两端分别设有上10针针孔插座3和下10针针孔插座5,电池筒1下端的10针针孔插头2与连接导线4上的上10针针孔插座3连接,扶正器7上端的10针针孔插头6与连接导线4上的下10针针孔插座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钻井一公司,未经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钻井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8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组的安全电路
- 下一篇:一种轿车侧气帘导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