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阻抗压式巷道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8625.5 | 申请日: | 2011-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3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于守东;魏华军;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守东 |
主分类号: | E21D15/16 | 分类号: | E21D15/16;E21D15/502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抗 巷道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阻抗压式巷道支架。
背景技术
巷道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证明,支护强度是控制巷道围岩剧烈变形的关键因素,只有支护强度大于一定数值时,才能有效地控制巷道的剧烈变形。而影响U型钢支架支护强度因素除了U型钢型号、加工及施工质量外,还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需要解决:
U型钢支架是一种被动支护,存在支架收缩变形量过快过大,收缩量不易控制,支撑力不能随收缩量增加而增加的缺点。U型支架支撑力及收缩量的大小与U形卡箍紧固件所提供的扭矩大小有直接关系,而在井下现场主要由人工来锁紧U形卡箍紧固件中的螺母,很难保证U形卡箍紧固件提供的扭矩达到要求,即使U形卡箍紧固件提供的扭矩达到要求,但由于相邻梁的搭接处存在间隙或搭接处加工存在误差而合茬不严,巷道围岩来压后使梁腿结合更加紧密,从而使U形卡箍紧固件松动,造成支架支撑阻力下降及变形量增大,巷道围岩处的岩石松动、变形加剧,松动圈扩大,支架所承受的压力增大,由于U形卡箍紧固件始终处在松动状态,不能很好地帮助支架提供支撑力,支架继续收缩变形,经过一段时间后,上覆岩层压力超过了支架的抵抗强度,从而造成支架变形损坏;
另外,在井下现场经常发现U型钢支架变形损坏处的开口侧间距存在扩大或缩小的变形现象,通过模型的模拟分析可知,当U型钢破坏前,先出现开口侧间距扩大或缩小的变形现象,然后该处应力更加集中使变形进一步加剧,最后造成支架损坏。这说明U型钢的损坏还是以结构变形破坏为主,而U型钢开口侧,则是它的薄弱部位。
因此,现有的巷道支架存在以上缺陷,支架容易变形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阻抗压式巷道支架,要求该巷道支架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不易变形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阻抗压式巷道支架,它呈倒置U形,其包括两侧的各一个支撑梁、通过U形卡箍紧固件搭接在两个支撑梁上端之间的连接腿,连接腿和每侧支撑梁的搭接区域均设置一个增阻装置,以至连接腿和两侧支撑梁之间的相对运动得到限制。
为能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增阻抗压式巷道支架均简称为本支架。
在本支架承受压力大、导致连接腿和支撑梁的搭接区有相对运动的可能性时,由于增阻装置的作用,连接腿和支撑梁之间的相对运动得到明显限制,不会轻易因为承受压力的增大而变形损坏,提高了本支架整体支撑力。因此,本支架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不易变形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设定支撑梁、连接腿靠近本巷道支架倒置U形的开口一侧为内,设定支撑梁、连接腿远离本巷道支架倒置U形的开口一侧为外;
支撑梁、连接腿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支撑梁、连接腿的U形槽开口端方向指向本巷道支架的外侧,连接腿与两侧支撑梁相搭接的两端头分别安置于对应侧支撑梁的U形槽内;
每个增阻装置为内外排列且相向布置的两个增阻块,每个增阻块为锲块;
内侧的那个增阻块位于连接腿的内侧对应于同侧支撑梁的上端处,该增阻块的斜面朝向本巷道支架的内侧,该增阻块的斜面低端靠近同侧支撑梁的上端;
外侧的那个增阻块位于同侧支撑梁的U形槽封闭端的槽壁对应于连接腿的对应端头处,该增阻块的斜面朝向本巷道支架的外侧,该增阻块的斜面低端靠近连接腿的对应端头。
利用锲块作为增阻块,使得在连接腿与支撑梁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连接腿与支撑梁搭接处的空隙变大时,锲块能够很好地填充空隙、阻止连接腿与支撑梁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避免U形卡箍紧固件松动。使得本支架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不易变形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化,连接腿可以为由若干横截面形状为U形的连接支腿通过U形卡箍紧固件搭接而成,相邻连接支腿的搭接区域处均设置内外排列且相向布置的两个锲块,以至相邻连接支腿之间的相对运动得到限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每侧支撑梁的U形槽内均横向设置若干第一加强板,以至第一加强板将该U形槽的开口端撑住;
连接腿或连接支腿的U形槽内横向设置若干第二加强板,以至第二加强板将该U形槽的开口端撑住。
加强板的设置,使得本支架在承受较大的压力时不易变形损坏。
本支架可适用于矿井等各类基本巷道,尤其适应高应力软岩巷道或受动压影响的巷道,如结合锚杆锁腿、锚索加固、壁后(支架和围岩之间的空隙)充填注浆等措施,其支撑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支架的主视图。
图2是本支架自上而下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守东,未经于守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8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头床
- 下一篇:设置有吸附装置的文具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