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可调节后节流平衡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8844.3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6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再成;王邦安;杨硕;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南泵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钱成岑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可调 节后 节流 平衡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平衡轴向力的关键零件。
背景技术
如附图图1所示,现有用于免平衡泵技术领域的旧式后节流衬套与密封轴套(反螺旋槽式)泄漏间隙宽度进行一次节流,形成一个平衡腔室进行平衡,其平衡轴向力能力欠佳;并且旧式后节流衬套其与壳体拆卸方向相反;需将非驱动端轴承部件、托架、密封压盖、密封函体、泵壳、内流管部件等零件全部解体后,才能对后节流衬套进行维修、更换,其安装、拆卸较困难,不便于检修、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装、拆卸便利;并且可有效提高泵在高压力运行工况时轴向力的平衡能力的可调节后节流平衡衬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可调节后节流平衡衬套,其与密封轴套间有泄漏间隙进行节流,形成平衡腔室,包括调节节流孔前段,调节节流孔后段,以及两者之间的将所述平衡腔室分隔成第一平衡腔室和第二平衡腔室的节流孔段,所述节流孔段上均布若干直径不等的节流孔。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节流孔数为16-20个。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平衡衬套为外装式,与泵壳装配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原有的平衡腔室通过节流孔进行分隔,与密封轴套泄漏间隙宽度进行一次节流形成第一平衡腔室,并通过节流孔进行二次节流形成第二平衡腔室,有效提高泵在不同高压力运行工况时调节轴向力的平衡能力;同时该新型可调节后节流平衡衬套为外装式,与壳体装配方向相同;无需对泵壳等零件进行解体就可方便检修、更换;并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力,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旧式后节流衬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为泵壳,2为密封函体,3为旧式后节流衬套,4为平衡腔室,5为调节节流孔前段,6为调节节流孔后段,7为节流孔段,8为第一平衡腔室,9为第二平衡腔室,10为节流孔,11为密封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3所示,免平衡泵设计压力为24Mpa ,从泵入口到液体流进高压进水段压力提升为约12Mpa,本可调节后节流平衡衬套,其与密封轴套11(反螺旋槽式)间有约0.2mm的泄漏间隙宽度进行节流,形成平衡腔室4,包括调节节流孔前段5,调节节流孔后段6,以及两者之间的将所述平衡腔室4分隔成第一平衡腔室8和第二平衡腔室9的节流孔段7,所述节流孔段7上均布若干直径不等的节流孔10。作为优选方式,如本实施例所示,所述节流孔10数为16-20个,此节流孔10数量可根据用户不同工况、调整轴向力大小确定。高压进水段液体通过密封轴套11反向螺纹槽节流后进入第一平衡腔室8,液体通过节流孔10进入第二平衡腔室9后沿平衡水管流到泵入口处,所述平衡衬套为外装式,与泵壳1装配方向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南泵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西南泵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88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