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电机上的线圈绕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9866.1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1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唐纳德;陈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北星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04 | 分类号: | H02K3/04;H02K3/12;H02K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机 线圈 绕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上的线圈绕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绕组是定子或转子的电路部分,是用双丝包绝缘扁线或漆包圆线绕成。电机绕组是由线圈组构成一相或整个电磁电路的组合体;而线圈组则由一个或多个线圈顺接串联而成。因此线圈是电动机绕组的基本元件,也是以绝缘导线(圆形或矩形截面导线)按一定形状绕制而成。线圈可以是一匝,也可由数百上千匝绕成,其匝数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电源电压和电动机电磁部分的参数,并由计算确定。
电动机线圈的形状有多种,但其基本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嵌入铁心槽内的直线部分称有效边,而一只线圈有两个有效边,是产生电磁能量转换的有效部分;连接两有效边的部分,在线圈嵌装后处于铁心两端槽外,称线圈端部,它是线圈构成必不可少的部分,但不能作能量转换;引线是线圈绕制后的首、尾线头,也是引接线圈电流的连接点。
由线圈组在端部以一定方式连接起来构成电路,与定子/转子磁通相对运动产生感应电势,实现机械能-电能转换。为使相邻磁极能呈N、S极性成对存在,则必须使相邻两组线圈里的电流方向相反。因此相邻两个线圈组的连接方式必须是反接串联,也就是电工术语称之为“头接头”、“尾接尾”,但现有技术中,各对极下的齿、槽没有空间位移,或空间位移距离很少,致使齿槽效应所引起的阻力矩过大而消耗了过多的能量,不符合节能增效的理念。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以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发电机上的线圈绕组,设置于用于产生磁场的定子上或用于能量转换的转子上,所述发电机上的线圈绕组呈对称设置,同一相绕组中各线圈处于不同对磁极下。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电机上的线圈绕组中,所述线圈绕组处于24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电机上的线圈绕组中,所述磁极对数目为8个。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电机上的线圈绕组中,所述的转子磁芯为钕铁硼永磁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电机上的线圈绕组中,所述的钕铁硼永磁材料为多个,不同的钕铁硼永磁材料用非导磁材料隔开。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电机上的线圈绕组,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各对极下的齿、槽存在较大空间位移,使得绕组中合成电势消弱,可以得到较好的电势正弦波形,同时,可以降低齿槽效应所引起的阻力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发电机上的线圈绕组齿、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由公知常识,我们可知:发电机和起动机原理一样,都是在定子铁芯槽内放有A、B、C三相并且线圈匝数相等的线圈,在转子铁芯槽上也有线圈分N极和S极,当外面的直流电经电刷、滑环通入转子线圈后在转子线圈上会产生磁力线,这磁力线的方向从N极到S极,发电机转子被汽轮机转子带动以n1(3000转每分钟)速旋转时,相当于该转子磁力线也以n1的速度在旋转,这过程被定子线圈所切割在定子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压),发电机和外面线路上的负载连接后输出发电,这是基本的原理。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发电机上的线圈绕组齿、槽结构示意图,包括:槽10、齿20。本实用新型发电机上的线圈线圈置于槽中,形成线组后设置于用于产生磁场的定子上或用于能量转换的转子上,所述发电机上的线圈绕组呈对称设置,同一相绕组中各线圈处于不同对磁极下。
在本实用新型发电机上的线圈绕组中,槽之数目为24。
在本实用新型发电机上的线圈绕组中,磁极对数目为8个。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线圈绕组的磁芯为钕铁硼永磁材料,钕铁硼永磁材料为多个,不同的钕铁硼永磁材料用非导磁材料隔开。
总的来说,对于绕组,对称的三相在空间上相差120°,三相磁势差120°。依据三相磁动势的性质,旋转的基本条件:满足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应形成与转子磁场相对应的极对数,最优设计需要保证旋转磁势最大原则。总之,对称三相电枢绕组通过换相电流,产生气隙旋转磁势,与转子内嵌磁钢形式电磁转矩,使飞轮式转子转动。
永磁材料的选择:有足够大的磁场、好的磁稳定性、矫顽力大钕铁硼永磁材料是首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北星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北星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98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