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管道的管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0005.5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2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兴龙 |
主分类号: | F16L3/02 | 分类号: | F16L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63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安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固定管道的管卡。
背景技术
在进行室内装修,暖气管道施工、水管等管道布置时,经常会需要在墙面或地面内开槽,并将管道或者是管线安装在地面或墙面的开槽处。为了保证放置在墙面或地面开槽处的管道或管线能够比较稳定,还需要管道或管线进行固定。
传统的固定管道或管线的方式一般为:当在墙面或地面上开设截面为类似矩形的管道槽(即槽壁与槽底垂直)后,将截面为圆形的管道或管线放置在该矩形的管道槽中;然后利用电钻在墙面上钻洞,并在钻出的洞中安设钉子或U型卡,利用钉子或U型卡来固定放置在矩形管道槽内的管道或管线。
传统的采用钉子或U型卡固定管道或管线的方式,需要用电钻对墙面或地面钻洞,固定管道过程操作复杂,浪费时间,很容易钻空楼板、损坏墙面或地面,甚至破坏已设置在墙体内的管道线。而且,传统固定管道或管线的方式,很容易由于电钻转动部分的墙面脱落,造成钉子或U型卡松动,或者是由于螺钉固定的受力面积过小等原因,造成管道或管线固定不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管道的管卡,该管卡固定管道的操作过程简单,且能比较稳定的固定管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管道的管卡,所述管卡应用于设定的管道槽中,所述管道槽的槽壁与所述管道槽的槽底之间形成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小于90度;
所述管卡包括:正卡面和两个侧卡面,所述两个侧卡面分别连接于所述正卡面的相互平行的两个侧边上;
所述正卡面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管道槽的槽口的宽度;
所述侧卡面与所述正卡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角度的补角;
将所述管卡放置在所述管道槽内时,所述正卡面与所述槽底平行。
优选的,将所述管卡放置在所述管道槽内时,所述侧卡面与管道槽的一侧槽壁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角度为70度,所述第二角度为110度。
优选的,所述正卡面的宽度小于所述槽口的宽度,且所述正卡面的宽度与所述槽口的宽度之间的差距在指定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正卡面的长度为2-10cm。
优选的,所述正卡面上还开设有V或U形的固定槽,所述V或U形的固定槽与所述正卡面上未与所述侧卡面相连接的一边平行。
优选的,所述侧卡面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正卡面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管卡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管道槽的深度。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固定管道的管卡,该管卡应用于槽壁与槽底所成的角度小于90度的管道槽中,管卡由正卡面和连接在所述正卡面相互平行的两个侧边上的两个侧卡面组成,且侧卡面与正卡面形成的第二角度,大于或等于槽壁和槽底所成角度的补角。在将管卡放入管道前可以用手将两个侧卡面向内压,之后将管卡的两个侧卡面放入到管道槽中,此时侧卡面由于失去压力而向外弹开,使得侧卡面与管道槽之间的支持力较大,从而使得管卡稳定的固定在管道槽中。在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管卡固定管道槽中的管道时,无需使用电钻打孔,操作过程简单,而且固定管道较为稳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管道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固定管道的管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卡应用于管道槽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固定管道的管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兴龙,未经王兴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00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级调压连续式多缸压浆泵
- 下一篇:汽车尾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