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汽投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0652.6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5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管九洲;王书慧;田玉秋;罗恩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景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生产领域,属于一种井口安全操作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汽投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稠油、超稠油配注汽投球操作程序是:
(1)将炉子放空;(2)关闭注汽井口油管闸门;(3)关闭井口总闸门;(4)打开井口放空闸门;(5)从放空闸门投球,并关闭放空闸门;(6)缓慢打开井口总闸门,注意听球是否落入隔热管;(7)确信球已经落入隔热管后打开注汽井口油管闸门,关闭热注炉放空阀进行注汽。
以上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危险性:
(1)蒸汽温度高,井口放压容易被蒸汽烫伤;(2)井口工作状态是高温高压状态,如果操作顺序错误或操作人员之间配合不默契误操作会造成井口操作人员烫伤;(3)井口开管闸门次数多,闸门井口在高温高压状态容易出现机械事故,存在机械伤人和烫伤危险性;(4)由于注汽压力高,投球时经常出现球被井内高温高压蒸汽推到注汽管线里,一般球瞬间可以产生200公斤的力,这样会对注汽管线弯头处造成损伤,产生应力集中点,注汽过程中存在管线破裂的危险,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5)以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井口加两个放空闸门,但经常被盗,无法实施。
目前,通过在井口处设置配汽投球器能够实现投球注汽。配汽投球器一般包括:设置在井口通道中的支座总成,支座总成设置在井口处,具有T形通道,支座总成的上下端连成上下通道,该上下通道位于井口通道中,支座总成的侧向通道与上下通道连接,支座总成的侧向通道中设有伸入到上下通道中的球架,球架大概为柱状或筒状,球架中设有投球腔,投球腔中可以容纳球体,球架通过密封装置和定位装置可转动的设置在支座总成的侧向通道中。投球时,扳动球架上突出的扳手或手柄转动球架,即可使投球腔中纳的球体投 入的井下。
但现有的配汽投球器设置在井口中的高压的注汽通道中,球架受注汽通道的高压作用,柱状或筒状的球架会在支座总成的侧向通道中轴向移动,球架上的密封装置和定位装置中的一些零部件容易受高压作用蹦出而造成安全隐患。另外,转动球架投球时,扳手或手柄突出球架设置容易造成无关人员轻易转动球架或者造成误操作,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汽投球器,旨在保护球架或其上的零部件不会由于汽通道的高压作用受到损害或蹦出。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配汽投球器,所述配汽投球器包括:设置在井口通道中的支座总成,所述支座总成具有T形通道,所述T形通道分别为上下通道和与所述上下通道连接的侧向通道,所述球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侧向通道中并伸入到所述上下通道中,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球架的两端并将所述球架与所述侧向通道之间形成密封空间,投球腔,设置在所述球架中并位于所述上下通道中,所述投球腔中设有第一分注球,所述球架中设有压力平衡通道,所述压力平衡通道与所述投球腔连通并且所述压力平衡通道延伸至所述密封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靠近所述投球腔的第一密封环和远离所述投球腔的第二密封环,所述密封空间为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第二密封环之间的所述球架与所述侧向通道之间的环形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平衡通道包括压力平衡孔,所述压力平衡孔连通所述投球腔与所述密封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球架的端部设有凹陷的扳动部。
进一步地,所述球架的端部设有扳手孔,所述第二密封环远离所述投球腔的一端套设有顶紧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压帽,所述压帽外套设有挡住所述球架的端部的压盖,所述压盖连接在所述配汽投球器的所述侧向通道的外壁上,所述扳手孔延伸至所述压盖的外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盖螺接在所述配汽投球器的所述侧向通道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投球腔处的球架的外表面上设有所述第二分注球并且所述第二分注球位于所述上下通道中,所述外表面形成所述第二分注球进入所述投球腔的通道,所述第二分注球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分注球的直径。
所述球架包括沿轴向排布的第一球架和与所述第一球架连接的第二球架,所述第一球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球架,所述第一密封环设置在所述第一球架上,所述第一球架与所 述第二密封环之间设有套设在所述第二球架上的压环,所述压力平衡通道延伸至所述第二球架与所述压环之间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06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缩醛胺阶段制备亚甲基二苯基二胺(MDA)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束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