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量回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0919.1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1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川;万鸿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鹏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回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量回馈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等新型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究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推广应用的条件己日趋成熟。
但是,动力电池的充电、放电和维护管理等成组应用技术研究严重滞后,具体表现有:充电效率低;放电过程中,电池放出的能量有功率晶体管转化为热能100%耗散;充放电系统排出的热量直接散发到车间,造成车间环境温度波动大,影响设备等;系统耗能严重,造成能源浪费。
在当前节能减排与绿色环保能源的使用日趋增长的情况下,新型动力电池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可以使用电效率大幅提高的一体化能量回馈式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
鉴于以上分析,本设计人针对目前动力电池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前述背景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能量回馈系统,其可回收利用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量回馈系统,包括充电器系统、第一动力电池和至少一条并联支路,所述的并联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升压器DC-DC系统、第二动力电池、第二升压器DC-DC系统,充电器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一动力电池,而所有并联支路均与第一动力电池相并联。
上述充电器系统的输入端经由隔离器连接电源。
上述充电器系统为充电器AC-DC系统,其输入端连接电网。
上述充电器系统为充电器DC-DC系统,其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
上述直流电源为风力发电机或光伏电池。
上述系统还包括多个开关组,所述开关组分别连接在各相邻部件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采用至少两组动力电池,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电池间的能量转换,当一组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它可以将放出的电能部分转移到另外的电池上,相当于充电过程;各组电池间可实现能量的相互转移,进行了能量的回馈,并进行了电能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量回馈系统,包括充电器系统、第一动力电池和至少一条并联支路,其中,充电器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一动力电池,而所有的并联支路均并联在第一动力电池的两端;所述的并联支路均为相同的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升压器DC-DC系统、第二动力电池和第二升压器DC-DC系统。
由于第一动力电池的输入端需为直流电,因此充电器系统的类型需根据电源的类型进行选择,即:当电源为电网时,充电器系统采用充电器AC-DC系统,而当电源为风力发电机或光伏电池等直流电源时,需采用充电器DC-DC系统,以下的实施例将以充电器AC-DC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将以系统中包含一条并联支路为例进行说明,具有多条并联支路的情况可依此类推。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包括充电器AC-DC系统A102、第一动力电池B100、第一升压器DC-DC系统C100、第二动力电池B101和第二升压器DC-DC系统C101;在电网A100与充电器AC-DC系统A102之间还设有隔离器A101,从而有效地抑制电网噪声、自然界噪声(尤指雷电干扰产生的噪声)以及其它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7个开关组K100~K106,该开关组分别连接在各相邻部件之间,具体来说,开关组K100连接在电网A100与隔离器A101的输入端之间,开关组K101连接在隔离器A101的输出端与充电器AC-DC系统A102的输入端之间,开关组K102连接在充电器AC-DC系统A102的输出端与第一动力电池B100之间,开关组K103连接在第一动力电池B100与第一升压器DC-DC系统C100之间,开关组K104连接在第一升压器DC-DC系统C100与第二动力电池B101之间,开关组K105连接在第二动力电池B101与第二升压器DC-DC系统C101之间,开关组K106连接在第二升压器DC-DC系统C101与第一动力电池B100之间。通过设置多个开关组,可实现手动切换各环路间的开断,更重要的是,在系统出现故障(如过载)时可自动切断开关,保护用电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鹏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鹏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09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流充电桩
- 下一篇:蓄电池化成充放电主电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