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足浴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1331.8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3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蒋运兰;吴伦卉;胡燕;王艳桥;曾婧;郭秋月;冯玉;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43B3/02 | 分类号: | A43B3/02;A43B1/14;A43B7/00;A43B13/14;A43B23/02;A61H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 |
地址: | 61113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足浴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足浴器,特别涉及一种足浴靴。
背景技术
足与人体健康关系很大,关于足部的养生研究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中药足浴是我国传统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学认为,足是全身的缩影,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反射区,实践证明足浴可通过刺激这些反射区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多种足浴产品,主要有足浴盆和足浴桶,包括普通型和电子保温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便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足浴盆深度较浅,小腿不能充分的接触药液;2、足浴桶虽能浸泡至小腿,但需大量的药液,浪费资源,而且足浴后的排水和清洁工作复杂;3、普通非电子足浴产品,在足浴过程中不保温,由于口径大,散热快,需不断加热水,稀释了药液,足浴效果得不到保障。4、电子足浴产品虽解决了保温问题,但都是直接接电源,安全性能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有对足浴桶进行改进的报道,如申请号为201020185428.5,实用新型名称为陶瓷式足浴靴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陶瓷式足浴靴,该足浴靴为靴式设计,克服了上述部分缺陷,但是该足浴靴采用先加热水使陶瓷升温进而保温的方法复杂,不能恒温而且容易烫伤,另外,该足浴靴为陶瓷材料制备而成的,材料本身很重且易碎,使用不方便,清洁工作难以进行,仍需对其作进一步进行改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足浴靴保温方法复杂、难以恒温以及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足浴靴,它包括一对靴体,靴体包括靴底和靴帮,靴底的后跟为靴跟,靴帮的上沿为靴口,所述靴底上设置加热恒温装置,该加热恒温装置包括加热装置,温控装置和电源,使用时温度控制在35℃-45℃。
其中,所述靴底的前端设置挂钩。
其中,所述靴口上设置靴眼和靴带。
其中,所述靴帮向后倾,且与靴底成120°的角。
其中,所述电源为充电电池。
其中,所述靴体由PVC材料制备而成。PVC,全名为Polyvinylchlorid,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另外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韧性,延展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上述足浴靴保温方法复杂、难以恒温以及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且成本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足浴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足浴靴的左脚靴的结构示意图,右脚靴与图1所示左脚靴对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足浴靴,它包括一对靴体1,靴体1包括靴底2和靴帮3,靴底2的后跟为靴跟4,靴帮3的上沿为靴口5,所述靴底2上设置加热恒温装置6,该加热恒温装置6包括加热装置7,温控装置8和电源9。足浴靴为靴型设计,其容积较小,既能使脚和小腿与药液充分接触,保证足浴效果,又能减少药液的使用量,且足浴靴内设置加热恒温装置6可恒定药液的温度,保证药效。
其中,所述靴底2的前端设置挂钩10。足浴靴清洁后,可倒挂保持干燥。
其中,所述靴口5上设置靴眼11和靴带12。可调节本实用新型足浴靴的靴口大小,使用时,可系紧靴带,保证足浴靴中的药液散热少,便于保温。
其中,所述靴帮3向后倾,且与靴底2成120°的角。靴帮3向后倾,与人的坐姿吻合,使用更加舒适。
其中,所述电源9为充电电池。加热恒温装置6的电源9采用充电电池,可防止足浴靴损坏后触电,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其中,所述靴体1由PVC材料制备而成。本实用新型足浴靴使用PVC无毒材料,其造价便宜,使用方便,环保节能。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足浴靴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1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机协同重载码垛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记录数据的车辆零部件放置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