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及流量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1469.8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5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艾迪西暖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艾迪西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蔡勤增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流量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及流量测试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测试以带压力的液体介质为工作介质的容器或设备的压力及流量等性能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用于承装液体介质的容器或设备,通常情况下,在使用前,应该对表征其性能的重要参数如压力和流量等进行必要的测试,但是目前还没有在该容器或设备还没有投入正式使用之前就能方便地对其进行压力、流量等性能指标测定的设备或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及流量测试系统,该系统操作简便,测试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及流量测试系统,包括压力罐和控制系统,所述压力罐上连接有第一、第二两条液体介质流通管道,所述第一、第二液体介质流通管道的另一端构成用于连接待测设备的介质进出口的连接接口,所述第一、第二液体介质流通管道上各自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体介质流通管道和/或第二液体介质流通管道上设有流量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输出端和流量传感器的流量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控制系统的相应信号输入端,所述压力罐上连接有为其内液体介质加压的增压装置。
所述控制系统优选包括连接并双向通信的PLC和上位机,还可以包括与所述上位机连接的打印机。
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为: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输出端和所述流量传感器的流量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PLC的压力信号输入端和流量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压力罐的侧壁上部或顶部可以设有连接所述增压装置的增压接口,所述压力罐的顶部还可以设有泄压安全阀。
所述增压装置可以为气压泵。
所述压力罐的侧壁中上部还可以设有注水口,所述压力罐与第一、第二液体介质流通管道的连接口可以设于所述压力罐侧壁的中下部。
所述压力罐内可以设有水位计。
所述第一、第二液体介质流通管道上可以分别设有流量调节阀。
该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安装待测设备的框架。
所述框架优选采用壁挂的方式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合采用压力罐和增压装置,可成功模拟待测设备正常工况下的压力管路安装情况,相当于使待测设备基本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因此测试结果的可信度更高;
第一、第二两条液体介质流通管道及其上各种传感器的设置与介质流向无关,当进行设备测试时,只需将待测设备的进、出口与第一、第二液体介质流通管道连接起来形成回路而无需区分介质进出方向,就可以进行各项性能测试,操作简单;
由于在第一、第二两条液体介质流通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并采用用于直观监控测试过程的上位机,因此不仅可以方便地准确测试待测设备的压力和流量等参数,还可以直观地将这些参数显示出来,便于工作人员的观测和处理;
由于压力罐连接有增压装置,因此可以容易地保证罐内所需的压力,并可通过设置的安全泄压口控制压力罐的压力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及流量测试系统,主要用于对以带压力的液体介质为工作介质的容器或设备的压力、压力降和流量进行测试,其包括压力罐1和控制系统,所述压力罐上连接有第一、第二两条液体介质流通管道,所述第一、第二液体介质流通管道的另一端构成用于连接待测设备的介质进出口的连接接口,所述第一、第二液体介质流通管道上各自设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第一液体介质流通管道和/或第二液体介质流通管道上设有流量传感器5,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输出端和流量传感器的流量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控制系统的相应信号输入端,所述压力罐上连接有为其内液体介质加压的增压装置2。当进行系统性能测试时,只需将待测设备的进、出口与所述第一、第二液体介质流通管道的两端接口对应连接,构成液体循环回路,就可容易地测试待测设备各项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艾迪西暖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艾迪西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艾迪西暖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艾迪西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14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做锤子的高跟鞋
- 下一篇:新型发光头盔及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