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针座连动装置改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1708.X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98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理查德·黑沃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福工业机械(太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9/04 | 分类号: | D05B69/04;D05B5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针座连动 装置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缝纫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缝纫机针座连动装置改良。
背景技术
一般缝纫机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调整车针的针位,而已知的缝纫机10如图1所示,当要调整车针的针位时是通过转动一手轮11进行调整,该手轮11连动一设置于缝纫机10内的上转轴12,而该上转轴12的自由端再连接针座(图中未示),转动该手轮11调整针座的位置,同时,该上转轴12套接于一皮带13,且该皮带13又同时套接一下转轴14,该下转轴14可供连接驱动旋梭传动机构并能与上转轴12连动。然而,该已知缝纫机10的结构配置使得手轮11的位置位于缝纫机10的外侧上方,而若是工业用的缝纫机10的体积较为庞大,身材娇小的操作者在操作转动该手轮11时就必须抬举手臂才能进行转动,使用上非常费力也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缝纫机针座连动装置改良,能降低手轮的高度位置,便于操作者操作手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缝纫机针座连动装置改良,所述缝纫机由一臂部、一底座及臂部和底座之间连接的一躯部组成,所述连动装置包含:
一针座连动机构,包含一针座连动轴、针座连动轴上依序穿设连接的 一第一连动皮带轮及一针座连接件;以及
一手轮连动机构,设置于缝纫机的躯部中段位置,所述手轮连动机构包含一手轮连动轴、手轮连动轴穿过躯部的外侧端连接的一外侧手轮,位于所述躯部内的手轮连动轴则穿设连接一连动单元,并有一第一皮带圈绕所述第一连动皮带轮以及该连动单元。
本实用新型藉由将手轮连动机构与针座连动机构设置为非直接传动,使手轮连动机构与针座连动机构藉由第一皮带传动,且再设置第二皮带连动旋梭连动机构,藉此降低手轮连动机构的高度位置,便于操作者操作使用,且手轮连动机构又包含分别设置于缝纫机内侧及外侧的内侧手轮及外侧手轮,如此又能供使用者在缝纫机不同的位置操作使用手轮,提升使用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已知缝纫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缝纫机针座连动装置改良设置于缝纫机内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缝纫机针座连动装置改良的另一视角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缝纫机针座连动装置改良的第二连动皮带轮及第三连动皮带轮以双连动皮带轮取代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缝纫机针座连动装置改良的第三连动皮带轮及第四连动皮带轮分别以连动齿轮取代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缝纫机10 手轮11
上转轴12 皮带13
下转轴14
缝纫机20 臂部21
底座22 躯部23
针座连动机构30 针座连动轴31
第一连动皮带轮32 咬合段321
第一轴承33 针座连接件34
第一皮带40 手轮连动机构50
手轮连动轴51 外侧手轮52
第二连动皮带轮53 咬合段531
第三连动皮带轮54 咬合段541
连动齿轮54A 内侧手轮55
皮带压抵机构60 固接件61
穿轴62 抵轮63
轴承64 第二皮带70
旋梭连动机构80 旋梭连动轴81
第四连动皮带轮82 咬合段821
连动齿轮82A 连动皮带轮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福工业机械(太仓)有限公司,未经百福工业机械(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17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