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摄像用光学镜片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1853.8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0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杉;周明达;黄歆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6 | 分类号: | G02B13/06;G02B13/00;G02B13/18;G02B13/22;G02B1/04;G02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郭鸿禧;刘奕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用光 镜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像用光学镜片组;特别是关于一种由五个透镜构成较大场视角、全长短且低成本的摄像用光学镜片组,以应用于电子产品上。
背景技术
藉由科技的进步,现在的数位相机使用的光学系统、网络相机使用的镜头或移动电话镜头,主要的发展趋势为朝向小型化、低成本的光学镜片组外,同时也希望能达到具有较大场视角、良好的像差修正能力与高成像质量的光学镜片组。
在小型电子产品的摄像用光学镜片组,公知的有二镜片式、三镜片式、四镜片式及五镜片式以上的不同设计,然而以成像质量考虑,四镜片式及五镜片式光学镜头组在像差修正、光学传递函数MTF(Modulation TransferFunction)性能上较具优势;其中,又以五镜片式相较四镜片式的分辨率更高,适用于高质量、高像素(pixel)要求的电子产品。
在小型数位相机、网络相机、移动电话镜头等产品,其光学镜片组要求小型化、焦距短、像差调整良好;在五镜片式的各种不同设计的固定焦距取像光学系统中,如美国专利US7,710,665等,可趋向于良好的像差修正,但在光学系统全长仍难符合小型电子设备使用。美国专利US7,826,151、US2010/0254029、US2010/0253829等分别以朝向更短的全长来设计;这些公知的技术中,主要在第一透镜采用负屈折力,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则采正屈折力的配置,通常称为反向取像,以获得较广的场视角。然而,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会造成出射第一透镜的折射角过大,光线发散而造成后续的透镜的像差修正不易的缺点。
美国专利US7,663,813、US6,985,309、US6,940,662则提出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配合黏合的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藉由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形成的双合透镜(Cemented Lens)增加透镜的厚度,以有效减少色差与透镜组合产生的彗差(Coma Aberration)。但这些揭露的先前技术,因为若第五透镜屈折力强 弱配置不适当,则成像的影像的像曲或畸变将会增加。为此,对于小型电子产品使用的光学镜片组,需要有更实用的设计,在缩短光学镜片组同时,利用五个透镜的屈折力、凸面与凹面的组合及利用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撷取最多的影像光线,将透镜间的空气间距缩小至最短或甚至形成双合透镜,再配合透镜的屈折力与像差修正能力,以有效缩短摄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总长度外,进一步可提高成像质量、降低制造的复杂度,而应用于小型的电子产品上,则为迫切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摄像用光学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沿着光轴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光学面为凸面、像侧光学面为凹面;第二透镜为正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光学面为凸面、像侧光学面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光学面为凹面;第五透镜为正屈折力,由塑料材料所制成,其物侧光学面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至少有一光学面为非球面;本实用新型的摄像用光学镜片组还可包含光圈;所述的摄像用光学镜片组满足下列关系式:
0.8<f2/f5<1.6 (1)
1.2<R1/R2<5.0 (2)
0≤DSR3/T12<0.4 (3)
其中,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5为第五透镜的焦距,R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R2为第一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DSR3为光圈至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12为第一透镜的像侧光学面至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或进一步满足:
23.0<v3-v4<38.0 (4)
其中,v3为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4为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18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盖
- 下一篇:生物质无烟高效燃烧蒸汽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