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1904.7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0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牛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鑫坤泰预应力专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08 | 分类号: | E04C5/08;E04C5/03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莉华 |
地址: | 30040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结 预应力 钢绞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钢绞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一般分成两种形式:一、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步骤为:先浇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再张拉钢筋(钢筋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埋管制孔→浇混凝土→抽管→养护穿筋张拉→锚固→灌浆(防止钢筋生锈),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锚具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这种做法使钢筋与混凝土结为整体,在水泥浆凝固后与钢筋粘结成一体,张力传递至混凝土部分,但是存在如下缺点:施工工序复杂,工期长,施工时在钢筋混凝土中设置埋管困难,且在抽管后不及时灌浆,将会发生混凝土冻胀。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步骤为:为预应力钢筋沿全长外表涂刷沥青等润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纸或套管(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不建立粘结力)→浇混凝土养护→张拉钢筋→锚固。施工时跟普通混凝土一样,将钢筋放入设计位置可以直接浇混凝土,不必预留孔洞,穿筋,灌浆,简化施工程序,但是存在如下缺点:由于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没有粘结,张力靠锚头传递到混凝土部分上形成预应力,使得锚具长期受力产生疲劳。
针对现有的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缺点,产生了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采用缓粘结预应力筋,在每根筋的四周表面密封包裹一层缓粘结胶,再在外围包裹一层涂层,施工时直接在缓粘结预应力筋上直接浇筑混凝土,在一定期限内,当混凝土强度凝结时,缓粘结预应力筋中的缓粘结胶还没完全粘结,然后张拉预应力筋,张拉力靠锚具传到混凝土上,随着包裹在预应力筋上的缓粘结胶逐渐硬化,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有了粘接力,最终形成又粘接筋,张拉力由锚具传递,转移到预应力钢筋和硬化的缓粘结胶之间的粘接传递。
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为了防锈,其外表面设置有聚乙烯涂层,产品外表面光滑,其与混凝土接触面小,导致相对结合力减小,影响预应力构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表面和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包括表面涂覆有缓粘结剂的预应力钢绞线和包覆在所述缓粘结剂外面的护套,所述护套表面设置有若干环形凸起。
所述环形凸起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和倒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增加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表面和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增强了预应力构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缓粘结剂 2、预应力钢绞线 3、护套
4、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表面涂覆有缓粘结剂1的预应力钢绞线2和包覆在所述缓粘结剂1外面的护套3,所述护套3表面设置有若干环形凸起4。所述环形凸4起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表面涂覆有缓粘结剂1的预应力钢绞线2和包覆在所述缓粘结剂1外面的护套3,所述护套3表面设置有若干环形凸起4。所述环形凸4起的横截面形状为倒三角形。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鑫坤泰预应力专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鑫坤泰预应力专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1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铝基板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传感器及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