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水井内增加降水井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1912.1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7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呈蔚;冯云;王凯;刁晓翔;沈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6 | 分类号: | E02D19/06;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07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水 增加 降水 施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水井的施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集水井内增加降水井的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人防工程和地铁工程大量涌现。基坑支护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效益与成败。地下水作为岩土体的赋存环境因素,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往往是不利的。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基坑开挖中需大面积的临时性降水和止水,若对基坑中地下水处理不当,易造成基坑坍塌、地面沉降等事故。在深基坑工程的挖土与地下室施工中,要保证在“干”状态下的施工。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采取的办法有:止水、降水与排水。止水采用止水帷幕的形式,目的是阻挡基坑外来水的渗入。但在实际中常出现止水帷幕的渗漏,分析止水帷幕渗漏的内因主要是其本身的缺陷,外因主要是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不好或由于基坑开挖深度大,周围的动水压力相对增大,导致止水帷幕挠曲或侧移。当施工中止水帷幕是轻微裂缝造成渗漏,使临近止水帷幕处的集水井做完垫层、防水及防水保护层后,发现此处止水帷幕漏水,造成地下水位上涨,已将集水井防水保护层、防水层拱裂。对此问题,目前没有有效的处理办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解决在止水帷幕已经漏水,临近的集水井的防水层被破坏的情况下及时将水排到底板以下规定深度,满足了地下室施工要求的集水井内增加降水井的施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水井内增加降水井施工结构,它包括圆钢管降水井结构,所述的圆钢管降水井结构包括圆钢管,在所述的圆钢管外壁上间隔地焊接有上道止水环和下道止水环,在预定埋入土中部分的所述圆钢管上开有多个孔,在设置有孔的圆钢管外壁上缠裹有钢丝网,在所述的圆钢管顶部封堵有钢板,在所述的圆钢管管底回填有碎石作为滤水层;在所述的集水井的侧壁和底壁上依次铺设有垫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和混凝土层。
采用本结构的有益效果是:施工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成本低、强度高、可以有效的解决止水帷幕轻微裂缝造成渗漏,使临近的集水井的防水层被破坏的情况下及时将水排到底板以下规定深度,满足了地下室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水井内增加降水井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施工结构的底壁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水井内增加降水井施工结构,它包括圆钢管降水井结构,所述的圆钢管降水井结构包括圆钢管1,在所述的圆钢管1外壁上间隔地焊接有上道止水环2-1和下道止水环2-2,在预定埋入土中部分的所述圆钢管上开有多个孔,在设置有孔的圆钢管外壁上缠裹有钢丝网,在所述的圆钢管顶部封堵有钢板9,在所述的圆钢管管底回填有碎石作为滤水层4;在所述的集水井的侧壁和底壁3上依次铺设有垫层6、防水层8、防水保护层7和混凝土层5。
优选的所述的滤水层用碎石按颗粒分级和层次排列一次施工完成,厚度为250mm-350mm。通过滤水层的过滤使渗进来的水流畅通地被水泵抽走,防止了发生淤堵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的多个孔的孔直径为16-23mm。相邻的两个孔之间的间距为45-55mm。这样可以使水流匀速地排入圆钢管降水井内。
采用本结构的施工方法如下:(1)在挖好的集水井的侧壁和底壁上依次铺设垫层、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如出现地下水位上涨将所述的垫层、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拱裂,则拆除垫层、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2)将制备好的圆钢管降水井结构打入所述的集水井的底壁中直至达到要求的标高,其中下道止水环位于集水井的底壁位置;(3)将所述的圆钢管内的土清除;(4)在所述的圆钢管管底回填碎石作为滤水层;(5)将水泵放至圆钢管内视水位情况进行抽水;(6)在所述的集水井的侧壁和底壁上依次铺设垫层、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进行恢复施工;(7)在所述的防水保护层外绑扎集水井侧壁和底壁的钢筋,浇筑集水井底壁和侧壁的混凝土;(8)封堵所述的圆钢管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1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