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发动机缸盖罩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2071.6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00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安艳霞;蒋一丹;马宁;叶洁;曾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张静轩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发动机 缸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发动机缸盖罩。
背景技术
现有卧式发动机缸盖罩直接引用立式发动机缸盖罩,靠发动机安装倾斜角度及缸盖罩本身的拔模斜度来回油,由于发动机安装倾角及缸盖罩拔模斜度都不大,使得整机回油不畅通、不彻底,容易在缸盖罩侧面积油,造成缸盖罩与缸盖接合面漏油、机油液面低机油泵吸空、整机机油循环慢,部分机油杂质多,长期使用造成拉缸等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油畅通、彻底的卧式发动机缸盖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式发动机缸盖罩,在该缸盖罩侧面开设有回油窗,回油窗上盖设有带有油槽的盖板,盖板开设有与油槽连通的回油管接口。
进一步地,油槽的侧面为斜面结构,由左右两端向回油管接口倾斜。
进一步地,回油管接口连接有回油管。
进一步地,盖板的一端开设有与油槽连通的回油汇集管接口。
进一步地,回油管接口和回油汇集管接口均设置有端法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在缸盖罩侧面开设有回油窗,通过回油管直接将润滑油回到油底壳,很好的解决了现有卧式发动机缸盖罩回油不畅、不彻底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发动机缸盖罩的右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发动机缸盖罩的右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发动机缸盖罩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发动机缸盖罩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发动机缸盖罩的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参看图1至图3,该卧式发动机缸盖罩包括:盖板4,该4为长条板状,纵向(图3中左右方向)开设有矩形油槽41,左端侧面开设有与油槽41连通的回油管接口42,左端面开设有与油槽41连通的回油汇集管接口43(如图1和图5所示),回油汇集管接口43用于连接增压器、空压机等零部件,将增压器、空压机等零部件的回油与缸盖罩1的回油汇集合并在一起回流,回油管接口42和回油汇集管接口43均设置有连接用的端法兰,矩形油槽41的侧面为斜面结构,由左右两端向回油管接口42倾斜(如图4所示),使得进入油槽41的润滑油能够顺利流入油管接口42,油管接口42连接有回油管7,通过螺栓6固定,并在二者之间设置有回油管垫片5,如图6所示,缸盖罩1的侧面(图6中正面)开设有回油窗11,盖板4通过螺栓3盖设在该回油窗11上。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缸盖罩内所积存的润滑油,经缸盖罩1的侧开窗11流到盖板4的油槽41内,在润滑油本身的重力作用下,经侧面倾斜的油槽41而流到回油管7中,经回油管7回流到油底壳(图中未示出),另外,增压器、空压机等零部件(图中未示出)的回油通过回油汇集管接口43汇入油槽41,与缸盖罩1的回油汇集在一起回流到油底壳,既节约了装配空间,也改善发动机整体的布局。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2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