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膜片式呼吸流量节律控制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2326.9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6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炜静;成其新;于邦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邦仲 |
主分类号: | A61M16/20 | 分类号: | A61M16/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尤志君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膜片 呼吸 流量 节律 控制 气阀 | ||
1.一种膜片式呼吸流量节律控制气阀,包括有:具有气腔的阀体,在气腔内装设有阀芯,在阀体的顶部设有阀盖,阀盖上设有用来螺旋调节阀芯上下运动行程大小的螺旋机构,该螺旋机构下方的顶柱对应于阀芯的顶部,在阀盖与阀芯之间连接有弹簧;其特征在于:阀芯由阀芯头、阀芯身和阀芯底端构成,在阀芯头的顶面依次放置有弹性膜片和垫片,弹性膜片的边缘夹设固定在阀盖与阀体之间,膜片螺丝穿过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垫片、弹性膜片后紧固在阀芯的中心孔内,在阀芯身上套设有中密封圈,在阀芯底端套设有下密封圈,其中,所述中密封圈与气腔的内壁气密性滑动接触,下密封圈在弹簧弹力作用下抵压在气腔最底部的线形倒锥形腔的上开口边缘气密封,常态不通气的状态下,在弹性膜片、中密封圈之间形成上气腔、在中密封圈、下密封圈之间形成中气腔,位于下密封圈以下主要由所述线形倒锥形腔构成的腔为下气腔;连接在阀体上的进气接头与下气腔底部开口连通,连接在阀体的出气接头与中气腔连通,在阀体旁连接有二位三通电磁阀,该二位三通电磁阀具有电控任意两个通气或断气的增压口、泄压口和进气口,其中,进气口通过阀体上的第一孔道与下气腔连通,泄气口通过阀体上的第二孔道与连接在阀体上的泄压接头连通,增压口通过阀体上的第三孔道与上气腔连通;处于进气状态时,二位三通电磁阀电控使进气口与增压口处于相互导通状态、泄气口处于关闭状态,进入进气接头的高压气由进气口导入增压口后进入上气腔使得阀芯克服弹簧弹力上移,下密封圈离开线形倒锥形腔的上开口使得与下气腔与中气腔相通;处于复位状态时,二位三通电磁阀电控使进气口与增压口处于相互关闭状态、增压口和泄气口处于相互导通状态,上气腔内的高压气由增压口通过二位三通电磁阀进入泄气口后从泄压接头排出,阀芯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片式呼吸流量节律控制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倒锥形腔内放置有钢珠,阀芯底端成型为用来贴合在钢珠上的圆弧面,在阀体底部开槽后设有用来托住钢珠防止钢珠卡死的定位针,定位针与阀体底部开槽之间装有密封圈,通气时钢珠在线形倒锥形腔上移动时与线形倒锥形腔形成的空隙大小变化呈线形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膜片式呼吸流量节律控制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孔道与上气腔连通的出气开口开设在上气腔中容纳阀芯头的底面上,在所述底面上还设有用来隔离阀芯头底部与出气开口的支撑托。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膜片式呼吸流量节律控制气阀,其特征在于:在阀体上还接有用来实现同步动作的同步气压接头,同步气压接头与上气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膜片式呼吸流量节律控制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机构包括有阀盖、顶柱、转轴和转轴螺帽,阀盖的内腔分为上旋转容置腔和下连接螺纹腔;顶柱的上部为螺纹圆柱,该螺纹圆柱的顶面开有键槽,转轴上成型有圆形旋转件,在转轴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键槽对应配合的连接旋转键;装配后,顶柱通过圆柱螺纹活动连接在阀盖的内腔的下连接螺纹腔内,所述连接旋转键与所述键槽卡接配合,所述圆形旋转件间隙配合容置在所述上旋转容置腔内,转轴螺帽与阀盖的上旋转容置腔外侧的螺纹部螺纹连接,顶柱的底端抵设在膜片螺丝的顶部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膜片式呼吸流量节律控制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阀芯、阀盖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片式呼吸流量节律控制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片位于上气腔的部分的截面成型为具有弹力的弧形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邦仲,未经于邦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23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