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焊钳电极帽修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2854.4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8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红;李钊;武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雷秋芬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焊钳 电极 帽修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钳电极帽修磨装置,尤其适用于对焊装生产线工位上焊钳电极帽的修磨,属于磨削抛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企业,电阻焊焊钳是车身焊装线上的重要设施,由于车身焊装工作量大,设备利用率高,焊钳上电极端面磨损严重,按照电阻焊工艺规程要求,焊钳电极帽需定期修磨。目前,生产企业普遍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对焊钳电极帽进行定期维护,将所有待修电极帽集中后统一用台钻修磨,因台钻修磨精度较低,不能完全保证电极帽端面直径在要求范围内,所以由台钻修磨的电极帽还需在现场安装后利用手工锉刀进行再次修整;特别是对于倾斜布置的焊钳电极帽,台钻无法修磨,只能由员工在焊装现场用锉刀修磨。上述修磨方式不仅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而且电极工作端面平整度和光滑度差,在两电极接触时,不能完全贴合,使工件有效接触面积减小,在电极电压作用下,电流密度增大,造成焊点处金属膨胀,将电极上下推移,在外加压力的作用下,熔化的金属来不及冷却,形成熔滴飞溅,影响到产品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周期短,投入成本低的移动式焊钳电极帽修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移动式焊钳电极帽修磨装置,构成中包括修磨刀、传动机构、电机和电机角度调整机构,所述修磨刀安装在传动机构一端,所述传动机构外壳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与传动机构对应轴联接,所述电机角度调整机构由转动轴、连接座、转动手柄和锁止机构组成,所述转动轴固定在连接座右侧面上端,所述连接座前侧面上端固定安装转动手柄,左侧面下端与传动机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锁止机构安装在转动轴上。
上述移动式焊钳电极帽修磨装置,构成中还包括支撑座和底盘,所述支撑座设有矩形管结构的立柱,下端设有斜撑和水平底座,支撑座固定在底盘上,所述底盘由底板和脚轮组成,所述脚轮为带有刹车结构的滚轮,脚轮固定在底板下面四角位置。
上述的移动式焊钳电极帽修磨装置,其特征是,构成中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由控制箱和脚踏开关组成,所述控制箱固定在支撑座上,在其控制面板上设置电源开关、信号灯、急停按钮和电机角度调整按钮,所述脚踏开关固定在底盘处。
上述移动式焊钳电极帽修磨装置,其特征是,构成中还包括蓄电池和电源线,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在底盘处,所述电源线连接在蓄电池、控制机构和各执行元件之间,以及控制机构与焊机焊钳之间。
[0008] 上述移动式焊钳电极帽修磨装置,构成中还包括回收盒和移动扶手,所述回收盒为顶端开放的盒体,位于修磨刀下方,通过支架固定在支撑座上,所述移动扶手为倾倒的U型弯管结构,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上。
上述移动式焊钳电极帽修磨装置,构成中还包括报警灯,所述报警灯安装在控制箱上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传动机构和修磨刀实现了对焊钳上、下两电极帽同步快速修磨,保证了焊钳上下两极的一致性,使焊接质量稳定可靠;使用刀片浮动装置,保证了φ13、φ16标准端面电极帽刀片通用,无需换刀;因修磨时直接将焊钳电极帽对准修磨刀,避免了电极帽频繁拆卸引起的电极臂损伤漏水,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通过电机角度调整机构,可实现对倾斜布置焊钳电极帽的修磨;通过带有刹车结构的滚轮,使焊装线上不同安装形式和不同工位上的所有焊钳电极帽得以修磨,提高了焊装线的检修效率,降低了操作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支撑座、底盘等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机角度调整机构结构图;
图4是修磨刀、传动机构和电机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是控制箱面板各按钮位置示意图;
图6是底盘结构图。
图中各标号为:1、修磨刀, 2、传动机构,3、电机,4、电机角度调整机构 ,4-1、转动轴,4-2、转动手柄,4-3、连接座,4-4、锁止机构,5、支撑座,5-1、斜撑,5-2、水平底座,5-3、立柱,6、底盘,6-1、底板,6-2、脚轮,7、控制箱,7-1、急停按钮,7-2、信号灯,7-3、电机角度调整按钮,7-4、电源开关,8、脚踏开关,9、移动扶手,10、报警灯,11、蓄电池,12、电源线,13、回收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28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