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结烟气脱硫工艺中烟气补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3081.1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9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国;李大伟;马秀珍;黄伟;修旭明;朱延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烟气 脱硫 工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烟气脱硫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烧结烟气脱硫工艺中烟气补热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是钢铁生产中一个重要环节,但烧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富含二氧化硫气体的废气,烧结工艺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硫量约占钢铁企业生产系统的60%,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国务院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烧结烟气脱硫列入钢铁产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专项所支持的重点项目。因此,烧结烟气脱硫是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污染减排的关键,也是中国污染减排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内的脱硫工艺主要有:湿法、干法、半干法等;其中,半干法中,脱硫剂为石灰浆液,浆液由螺杆泵输送到塔顶罐经旋转雾化器雾化成细微雾滴,与烟气接触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生成CaSO3、CaSO4及FeSO4;同时,干燥的固体干粉由塔底排出,含有细粉的烟气进入布袋收尘器。如果脱硫塔后出气温度过低,会影响后部设施的安全运行,后部设施主要有布袋除尘器、引风机、烟囱等,烟气在这些设备中要继续降温,如果烟气温度在这些设备中降至露点而析水,会造成布袋除尘器糊袋,腐蚀风机叶轮、烟囱等。脱硫剂浆液雾化后被烟气加热、蒸发、干燥,同时降低了烟气的温度,当脱硫塔入口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升高而除尘器入口烟气温度已在下限又不能加大喷浆量时,就会使脱硫效率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结烟气脱硫工艺中烟气补热装置,它能够利用高温烧结烟气对脱硫塔进行补热,提高塔内温度,防止脱硫塔的出气温度过低造成布袋除尘器糊袋,腐蚀风机叶轮、烟囱等,烟气温度升高后可在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升高的情况下加大喷浆量,提高脱硫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烧结机,烧结机与主烟道连通,主烟道与烧结主烟囱连接,主烟道上安装除尘器和主风机,主烟道靠近烧结机一侧设置补热烟气支管,主烟道靠近烧结主烟囱一侧设置脱硫烟气支管,补热烟气支管和脱硫烟气支管均与脱硫塔连通。补热烟气支管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流量控制阀。补热烟气支管上安装流量传感器。补热烟气支管的管壁外侧设置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利用高温烧结烟气对脱硫塔进行补热,提高塔内温度,防止脱硫塔的出气温度过低造成布袋除尘器糊袋,腐蚀风机叶轮、烟囱等,脱硫烟气温度升高后可在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升高的情况下加大喷浆量,提高脱硫效率;脱硫塔内温度能够精确控制,补热烟气支管中烟气热量损失较小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烧结烟气脱硫工艺中烟气补热装置,包括烧结机1,烧结机1与主烟道2连通,主烟道2与烧结主烟囱5连接,主烟道2上安装除尘器3和主风机4,主烟道2靠近烧结机1一侧设置补热烟气支管6,主烟道2靠近烧结主烟囱5一侧设置脱硫烟气支管7,补热烟气支管6和脱硫烟气支管7均与脱硫塔8连通。靠近烧结机1一侧的高温烟气通过补热烟气支管6进入脱硫塔8,提高脱硫塔8内脱硫烟气的温度,防止脱硫塔的出气温度过低造成布袋除尘器糊袋,腐蚀风机叶轮、烟囱等,脱硫烟气温度升高后脱硫温度远高于下限值,可在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升高的情况下加大喷浆量,提高脱硫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了对脱硫塔8内的温度加以控制,可在补热烟气支管6上安装温度传感器9和流量控制阀10。温度传感器9能够检测通入脱硫塔8的补热烟气温度,当补热烟气温度高于预定值时,减小流量控制阀10的开度,减缓补热烟气通入速度,降低脱硫塔8内温度;当补热烟气温度低于预定值时,增大流量控制阀10的开度,加快补热烟气通入速度,提高脱硫塔8内温度。
本实用新型为了更加精确的对脱硫塔8内的温度加以控制,可在补热烟气支管6上安装流量传感器11。流量传感器11可检测补热烟气支管6中烟气的实时流量,更精确的调节流量控制阀10的开度,使脱硫塔8内温度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为了减少补热烟气支管6中烟气的热量损失,可在补热烟气支管6的管壁外侧设置保温层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30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凝汽器双塔式管束
- 下一篇:一种煤矿矸石砖厂排烟废热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