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形机器人实现连续弹跳的多运动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3427.8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95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兴;李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形 机器人 实现 连续 弹跳 运动 机构 | ||
1.一种球形机器人实现连续弹跳的多运动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球体外气室结构、跳跃动力组件和球体重心偏移控制组件;球体外气室结构内装有跳跃动力组件和球体重心偏移控制组件;
1)球体外气室结构:包括球体外气室球壳和球体外气室球面;球体外气室下球壳(5)与球体外气室上球壳(4)配合构成球体外气室球壳,球体外气室下球面(2)与球体外气室上球面(1)配合构成球体外气室球面,球体外气室球面、球体外气室球壳的经纬线上均分布有安装孔,球体外气室连管密封安装于球体外气室球壳与球体外气室球面相互对应的安装孔之间,球体外气室球壳在内表面的三个正交轴向所对应的六个方向上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球心定位块;
2)跳跃动力组件:包括内气室气囊(7)、球心支架(6)、空间凸轮(8)、导轮(9)、导轮固定架(10)、导轮安装臂(11)、主驱动器(12)和双气室连管(13);球心支架(6)呈中空柱体状,内气室气囊(7)安装在球心支架(6)里,内气室气囊(7)一侧的气室接头穿过球心支架(6)一端的通孔连接双气室连管(13)的一端,内气室气囊(7)的另一侧与空间凸轮(8)的一面粘接,双气室连管(13)的另一端连接在球体外气下室球壳(5)内表面上设有的气室接头上与球体外气室上球壳和球体外气室上球面之间的空间连通,球心支架(6)端面与通孔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驱动器(12),主驱动器(12)的输出轴面向内气室气囊(7),该输出轴与导轮安装臂(11)连接,导轮安装臂(11)上装有导轮固定架(10),导轮固定架(10)上装有导轮(9),导轮(9)与空间凸轮(8)的螺旋面接触,主驱动器(12)的输出轴、空间凸轮(8)与内气室气囊(7)共轴线;
3)球体重心偏移控制组件:包括辅助固定支架(14)和六个结构相同的驱动器单元;辅助固定支架(14)安装在主驱动器(12)的外侧,第一驱动器单元安装在辅助固定支架(14)的侧面,第二驱动器单元安装在球心支架(6)有通孔的一端上,其余四个驱动器单元等距均布安装在球心支架(6)圆周面上,每个驱动器单元中的球心定位绳的一端分别在与球体外气室球壳正对应的球心定位块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机器人实现连续弹跳的多运动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个结构相同的驱动器单元均包括驱动器、驱动器卷轮、球心定位绳和驱动器固定架;驱动器安装在驱动器固定架上,驱动器卷轮安装在驱动器的输出轴上,球心定位绳的另一端固定并缠绕在各自的驱动器卷轮的U形轮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机器人实现连续弹跳的多运动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跳跃动力组件和球体重心偏移控制组件组成了球心组件,该球心组件在静止状态下的重心与球体外气室球壳的中心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机器人实现连续弹跳的多运动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气室气囊(7)是轴向剖面呈波纹状的中空弹性圆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机器人实现连续弹跳的多运动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根球心定位绳是具有弹性的绳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机器人实现连续弹跳的多运动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体外气室球壳采用硬质材料,所述的球体外气室球面采用软质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34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移式数控钻切交换工作平台
- 下一篇:卧车用高精度涨力芯轴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