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径向平面浮动快换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4083.2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4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应建平;胡锦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强针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214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向 平面 浮动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径向平面浮动快换接头,属于加工工艺装备的一种专用刀具夹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械产品构件的形状,除由各关联的面(平面、曲面、特形面)构成外,孔也是一个关键的构成要素,通常有以下几种特征(不同的构件其特征不一定类同):
a、按形状分:一般为圆孔,有盲孔、通孔、阶梯孔、花键孔、锥孔等;
b、按用途分:有零件过孔(即工艺孔)、配合孔、螺纹孔等;
c、按形成工艺分:有铸造孔,冲、锻压孔,加工孔等;加工孔又可由下列工艺形成:钻、扩、铰、锪、镗、磨削等;
d、按孔的位置分:单面阶梯、双面阶梯、串联多孔、并联多孔等。
机械加工业对组合孔位(双面阶梯、大跨距串联多孔、并联多孔)产品构件孔的加工一般采用下列方案:
1、通用机床(镗床)+专用工艺(复杂)装备方案:加工位置、形状精度靠工艺装备保证;单孔加工,手工转移相对坐标,功效低,工序稳定性一般,技术准备时间较长,投资较省,适应小批量加工的场合;刀具投资省,刀具夹持部连接特点:浮动联接。
2、卧式加工中心+专用工艺(简单)装备方案:加工位置、形状精度靠机床保证,需调面加工,调面精度靠调整及机床、工装精度保证;单孔加工,自动转移相对坐标,功效一般,工序稳定性较好,技术准备时间短,投资高,适应中批量加工的场合;刀具投资高,刀具夹持部连接特点:固定联接。
3、专用(组合)机床+专用工艺(复杂)装备方案:加工位置、形状精度靠工艺装备保证;可多工位、多轴同时加工,功效高,工序稳定性好,技术准备时间长,投资较高,适应大批量加工的场合;刀具投资一般,刀具夹持部连接特点:浮动联接。
针对上述加工方案中的第1、3方案的刀具夹持部的联接都采用浮动联接。采用浮动联接补偿的工艺特点为:a、设备的动力部件与工艺装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按装时不可能绝对同位;b、运动部件经长期使用后,由于磨损,相对于固定部件必然要产生一定的移位误差;c、转动部件的制造形状、位置误差等。
动力部件与刀具夹持部浮动联接有以下几种方法:
1、增大联接偶件间的联接间隙:简单易行,切削不平稳,切削出孔时易产生窜刀、扎刀,甚至损坏刀具。
2、采用万向节浮动联接:必须双万向打对联接,有现成标准件可改装,轴向位置占用大,切削轨迹根据联接精度产生变化。
3、采用十字滑块联轴节联接:制作较麻烦,切削平稳,切削轨迹较规范,高速运转时易产生噪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在大批量机械产品构件的孔要素在专用(组合)机床加工时快速更换刀具,适应多轴、双面同步平稳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主要包括:一主轴接杆,一后接本体和一前接本体,所述主轴接杆通过锁紧挡圈、锁紧螺母依次沿轴心连接在后接本体的后端螺纹上;所述后接本体前端和前接本体后端均开设有一与中间滑块等宽的槽,并通过该槽与中间滑块活动面成动配合接触;所述前接本体套接于接头外套中;所述接头外套通过螺纹连接在后接本体前端螺纹上,并采用定位螺钉定位;所述前接本体的尾部设有一键槽,所述键槽通过平键与刀具接杆上的键槽相互锁住。
所述主轴接杆和后接本体轴间依次设置有用于调定位的调位螺钉、锁紧螺钉和调位钢球。
所述后接本体与中间滑块轴间,中间滑块与前接本体轴间,前接本体与接头外套轴间分别设置有减摩钢球。
所述前接本体与刀具接杆的连接处套有一快换接套,所述快换接套内设置有一限位钢球。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适应快速更换刀具,辅助时间少,适应多轴、双面同步平稳加工,有效补偿动力部件与工艺装备之间的系统误差,能大量联轴节在运转时的噪声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零件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强针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强针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40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加热装置
- 下一篇:过滤器支撑中心管板材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