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太阳能热水器余水管补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5125.4 | 申请日: | 201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4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林;陈华山;罗雅楠;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F24J2/40;F03D9/00;H02N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太阳能 风能 太阳能热水器 水管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太阳能热水器余水管补热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风能与太阳能混合供电系统,保温余水管(6)及装于其上端的热水闸阀(5),通过三通装于余水管(6)与各分户热水管之间的分户球阀(9),以及装于保温余水管(6)上的分户闸阀(7)和分户法兰式电加热器(8);保温余水管(6)的上端经总闸阀(5)与楼顶储热水箱(3)的出水口相连,各分户法兰式电加热器(8)装于各分户三通下面的保温余水管(6)上,闸阀(7)装于各分户三通与法兰式电加热器(8)之间,风能与太阳能混合供电系统的输出端与各分户法兰式电加热器(8)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太阳能热水器余水管补热系统,其特征是:保温余水管(6)是由表面包裹有聚氨酯硬质泡沫保温层(11)和高密度聚乙烯外套管(10)的钢管(13),聚氨酯硬质泡沫保温层(11)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管道渗漏位置的检测线(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太阳能热水器余水管补热系统,其特征是:法兰式电加热器(8)由法兰盘及焊于其上端面的多支电加热管组(14)和装于其下端面的接线盒组成,法兰式电加热器(8)通过法兰盘和余水管侧面的法兰、与余水管(6)固定连接,其加热管组(14)插入保温余水管(6)中。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太阳能热水器余水管补热系统,其特征是:风能与太阳能混合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列阵(24)、阻塞二极管(23)、风轮(22)、传动装置(21)、风力发电机(20)、变压器(19)、控制中心单元(18)、蓄电池组(17)、逆变器(16)和漏电断路器(15);蓄电池组(17) 包括蓄电池(36、37),风轮(22)经传动装置(21)与风力发电机(20)的转轴相连,风力发电机(20)经变压器(24)与控制中心单元(18)输入端相连,太阳能电池列阵(24)经阻塞二极管(23)与控制中心单元(18)输入端相连,控制中心单元(18)输出端经蓄电池组(17)、逆变器(16)和漏电断路器(15)、与法兰式电加热器(8)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太阳能热水器余水管补热系统,其特征是:阻塞二极管(23)的工作电流大于太阳能电池列阵(24)的最大输出电流,反向耐压高于蓄电池组(17)的输出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太阳能热水器余水管补热系统,其特征是:控制中心单元(18)由单片机(25),太阳能电池电压传感器(26),风力发电机电压传感器(27),蓄电池电压传感器(28;29),以及6个MOS晶体管(30~35)组成;电压传感器(26~29)的输入端分别与太阳能电池列阵、风力发电机(20)和蓄电池(36;37)并联,输出端接单片机(25)的输入端;6个MOS晶体管(30~35)的栅极分别接单片机(25)的输出端,源极分别接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的阻塞二极管(23)和变压器(19)、以及蓄电池(36;37)的正极,漏极并联后与蓄电池负极一并输出、接逆变器(16)的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太阳能热水器余水管补热系统,其特征是:风能与太阳能混合发电系统和蓄电池(36、37)的供电与充电,由控制中心单元(18)的6个MOS晶体管(30、31、32、33、34、35)的导通和关断直接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51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抓取托举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密光盘精加工一体机的取抱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