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导流槽的钒电池集流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6350.X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8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邵志勇;位辰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0 | 分类号: | H01M4/7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珠海市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导流 电池 流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流体,特别是一种具有导流槽的钒电池集流体。
背景技术
钒电池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储能电池,作为电池结构和提高电池性能的关键部件,集流体需要具备下列几个要求:其一,集流体需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及韧性,以适应钒电池组装压力及密封的要求。但是目前钒电池集流体一般用高密度石墨板,其韧性有限,容易受电池装配过程中组装力不均或其他部件厚度不均引起的受力不均而破裂;其二,集流体要有阻液性能,以提高电池的电流效率。而目前技术当中,为引导电解液流动且使其在电极表面反应均匀而在集流体表面刻有流道,虽然达到了上述目的,但刻流道直接后果是更加降低了高密度石墨板的机械强度及韧性,同时增大了正负极电解液互相渗透的可能性,降低了能量效率,因此经常地情况是将刻流道的高密度石墨板重新浸渍树脂重新修复流道,致使本已成本较高的石墨板成本加倍提高。另外,在现有技术当中,为使电解液在多孔电极中均匀反应且穿过多孔电极而附加了塑料导流板、湍流网、集电网等从而增加了成本、提高了组装及工序要求,同时导致该电池结构难以构成由单体电池串联而成的电堆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在石墨板上刻流道、成本低、性能好的具有导流槽的钒电池集流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导流槽的钒电池集流体,其包括底板,底板上放置多孔电极的两表面的外沿设有密封区域,所述密封区密封包围的两表面上设有多条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之间形成电解液导向流道,所述电解液导向流道表面设有条形板导流板,所述条形板导流板表面为相间排列的导流槽和凸脊,条形板导流板两侧设有固定侧翼,所述导流槽和凸脊上设有微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密封区域密封包围的表面设有湍流作用的表面结构。
在本使用新型中,所述的湍流结构为注塑而成的网状印痕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底板上设置的多条条形板间形成导向流道,避免了在底板上刻流道,降低了集流体易碎、电解液渗透的可能性;注塑时注塑成的具有湍流作用的表面结构增加了电解液反应的均匀性。另外,条形板导流体的使用,有效的避免了电极内部反应不均的现象,提高了电池反应的一致性。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性能良好,能量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集流体正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集流体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条形板导流板正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条形板导流板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导流槽的钒电池集流体,其包括底板1,底板1上放置多孔电极的两表面的外沿设有密封区域4,密封区域4起到对电解液密封的作用,在密封区域四所包围的表面上设置了多条条形板2,条形板2之间形成了电解液导向流道3,这就避免了为引导电解液流动且使其在电极表面反应均匀而在底板1表面刻有流道,也就避免了因此而造成的底板1的机械强度和韧性的降低,同时也使得正负极电解液互相渗透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另外,无需对流道进行浸渍树脂修复,大大的降低了成本。
所述电解液导向流道3上放置有条形板导流板10,条形板导流板10的表面为相间排列的导流槽11和凸脊12,导流槽11和凸脊12任意位置上钻有任意大小微孔13,在条形板导流板10的两侧向上凸起有固定侧翼14,固定侧翼14用来卡紧固定放置于条形板导流板10上的多孔电极。将多孔电极放置在条形板导流板10上,可实现电解液的顺畅流动,无反应死区,提高了电池反应的一致性,同时,允许电解液能够在多孔电极的上下表面流动,这相比于电解液单独在多孔电极的一个表面流动,有效的避免了电极内部反应不均的现象。另外,相比于电解液自上至下穿过多孔电极,也有效的降低了泵损,提高了电池的能量效率。
当底板1选用石墨板时,条形板2由碳素材料或者导电塑料制造而成,并通过导电胶固定粘接在底板1即石墨板上,避免了在石墨板上刻电解液导向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63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攻螺纹用导向丝锥
- 下一篇:一种锻压模具锁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