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线倍捻机的自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6368.X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5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梁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7/86 | 分类号: | D01H7/8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线倍捻机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线倍捻机的组成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制线倍捻机的自定位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制线倍捻机的大部分重量均依靠其两端的转轴支承在箱体上,这样容易造成转轴中心两侧因受力不均而发生倾斜,进而造成制线倍捻机运行不稳定并发生晃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制线倍捻机的自定位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转轴弯折的制线倍捻机的自定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线倍捻机的自定位装置,其包括箱体、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一对固定板、连杆以及自重块;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固定在箱体的两端;所述一对固定板收容于箱体内,其分别安装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所述连杆连接该对固定板;所述自重块设置在连杆上并能以连杆为转轴而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制线倍捻机的自定位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重块呈三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制线倍捻机的自定位装置还可设置为:所述连杆以及自重块位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正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制线倍捻机的自定位装置通过设置一能自由摆动的自重块,从而调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位置,使制线倍捻机运行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制线倍捻机的自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制线倍捻机的自定位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制线倍捻机的自定位装置,其由箱体1、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一对固定板4、连杆5以及自重块6等组件组装形成。在附图1中还包含了制线倍捻机的其他部件,因与本创作点无关,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分别固定在箱体1的两端,于该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用于承载其他部件的重力。
所述一对固定板4收容于箱体1内,其分别通过一轴承7安装于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上。
所述连杆5连接该对固定板4,所述自重块6设置在连杆5上并能以连杆5为转轴而摆动。所述自重块6呈三角形结构。所述连杆5以及自重块6位于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制线倍捻机的自定位装置的设计原理如下: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当第一转轴2或者第二转轴3略向左偏转时,而自重块6以连杆5为转轴向右偏转,从而来纠正第一转轴2或者第二转轴3的位置,从而使制线倍捻机运行更加平稳。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63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库双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蒸汽-空气锤的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