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制动踏板臂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7359.2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5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冯祖军;陈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06 | 分类号: | B60T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项京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制动 踏板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踏板总成,特别涉及一种轻量化制动踏板臂总成。
背景技术
制动踏板臂总成用于制动踏板总成中,在制动时需要操作踏板臂来实现整车制动。
如图1和图2所示,汽车制动踏板臂总成包括踏板臂1和焊接在踏板臂1两端的踏板盖支架3和套管4。目前,国内一些车型的制动踏板臂总成的踏板臂是空心的,其是将一块钢板冲压成型,然后封口进行焊接,制成空心踏板臂1,其焊接的焊缝2位于踏板臂1的上侧。踏板臂焊接成空心臂后需要对其再进行冲压成型成制动踏板特殊的形状,由于此时踏板臂1为空心结构,且其上侧还有焊缝,故该冲压成型对模具、焊接工艺和材料要求很高,否则成型时会有焊缝裂开的风险,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制动踏板臂总成,用于解决踏板臂在成型时焊缝开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量化制动踏板臂总成,包括踏板臂和焊接在踏板臂两端的踏板盖支架和套管,其中,所述踏板臂由第一钢臂和第二钢臂焊接而成,所述第一钢臂和第二钢臂为具有踏板臂弯曲形状的U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臂和第二钢臂的形状和结构相同,均由两侧的短臂和底面组成,所述两侧的短臂高度相等,且与底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踏板臂为空心结构,所述U型的第一钢臂和第二钢臂的开口侧合并在一起,且两者的短臂有一定的叠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臂和第二钢臂焊接的焊缝位于第一钢臂第二钢臂短臂外侧的结合处。
优选地,所述踏板臂呈变截面,其截面积从套管端到踏板盖支架端逐步减小。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踏板臂有两块钢板构成,两块钢板冲压成踏板臂的形状且为U型,然后再焊接成空心踏板臂,因此不需要对焊接后的空心踏板臂进行冲压成型,从而解决了焊缝开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制动踏板臂总成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踏板臂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动踏板臂总成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两块钢臂的立体视图;
图5为图3中踏板臂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动踏板臂总成如图3所示,其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也包括踏板臂5和焊接在踏板臂5两端的踏板盖支架7和套管8,区别在于所述踏板臂5是由两块钢臂焊接而成的。
其中,组成踏板臂5的两块钢臂分别为第一钢臂9和第二钢臂10。所述第一钢臂9和第二钢臂10均为U型,两者的加工过程也相同,是将两块钢板分别冲压成具有踏板臂弯曲形状的U型结构。
如图4所示,所述踏板臂弯曲形状呈大致V型,所述U型结构由两侧的短臂11和底面12组成。优选地,所述两侧的短臂11高度相等,且与底面12垂直。所述踏板臂5是将U型的第一钢臂9和第二钢臂10的开口侧合并在一起,然后经过焊接而成。优选地,两块开口侧合并的钢臂其短臂11有一定的叠合,以保证焊接后踏板臂5的强度。焊缝6位于踏板臂5外侧第一钢臂9第二钢臂10短臂11的结合处,由于踏板臂5是由两个U型的钢臂焊接而成,且焊接工序位于冲压成型之后,故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即可,降低了对焊接的要求。具体焊缝6的位置和数目与踏板臂5的强度有关,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台架试验验证可以得到。优选地,所述焊缝6均匀的分布在踏板臂5上下两侧,每侧各4条。
在所述第一钢臂9和第二钢臂10的对应位置上设有大孔13和小孔14,所述大孔13和小孔14的具体位置与现有技术相同,具体地说,大孔13位于钢臂的一端,小孔14位于钢臂靠近中间的位置,分别用于焊接套管8和安装制动踏板销。所述制动踏板臂总成首先是将两块钢臂焊接在一起构成踏板臂5,再将踏板盖支架7和套管8焊接到踏板臂5的两端得到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钢臂9与所述第二钢臂10的形状和结构相同,但两者的尺寸不一样,所述第二钢臂10底面的宽度小于第一钢臂9底面的宽度。如图5所示,在所述第一钢臂9和第二钢臂10的开口侧合并在一起时,所述第二钢臂10的两个短臂11分别位于第一钢臂9的两个短臂11内侧,即所述第一钢臂9的开口侧套在第二钢臂10的开口侧上。然后对其短臂11的结合处进行焊接,以构成空心踏板臂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73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