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核能发电的密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8186.6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8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伟;刘慧敏;梁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高澜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D1/00 | 分类号: | G21D1/00;G21D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核能 发电 密闭式 循环 水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核能发电的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密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能源危机的背景下,人们对生存的渴求战胜了对恐惧的担忧,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核能发电。在机电装备中,冷却系统关乎被冷却机电装置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因此在核能发电设备中的冷却系统,是非常必要的配套设备,而且要求更高。
一般的发电系统均包括发电模块和冷却模块,发电模块负责发电,冷却模块负责对发热组件进行冷却。因此,核能发电系统包括核能发电机组和纯水循环系统,其中的核能发电机组是依靠核反应堆中核燃料进行裂变反应释放裂变能从而发电,纯水循环系统则是采用在通道内通循环水的方式,对核能发电机组的各个发热部件进行导热冷却。核能发电机组部件由于本身的设计以及安装位置的不同,水循环经过的阻力也不同,所以把核能发电机组分两部分来冷却。因此,在传统的冷却模块基础上,配备两套主循环水泵系统,根据发电机组部件阻力的大小,水泵分别设置不同的流量和扬程来满足冷却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应用于核能发电的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密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此系统通过两套主循环水泵系统对发电机组部件进行冷却,能有效地满足冷却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核能发电的密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主循环水泵、待冷却装置及换热器,主循环水泵、待冷却装置及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形成主冷却回路,所述主循环水泵采用流量及扬程均不相同的两套主循环水泵系统并联。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两套主循环水泵系统中每套主循环水泵系统各有一台水泵作为备用。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主冷却回路中并联有去离子系统,去离子系统与主冷却回路在待冷却装置前合流。去离子系统能有效净化管道中可能析出的离子,从而保证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的极低电导率。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去离子系统与缓冲罐串联,并且去离子系统连接有补液装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密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还包括氮气恒压系统,氮气恒压系统分别与缓冲罐及补液装置相连,氮气恒压系统为缓冲罐提供氮气,氮气恒压系统也为补液装置提供氮气,用以脱除补充液体中的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应用于核能发电的密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通过两套主循环水泵系统对发电机组不同部件进行充分冷却,且在其主冷却回路中并联去离子系统来净化管道中可能析出的离子,能有效保证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极低的电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核能发电的密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主循环水泵、待冷却装置及换热器,主循环水泵、待冷却装置及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形成主冷却回路,所述主循环水泵采用流量及扬程均不相同的主循环水泵系统A与主循环水泵系统B并联。待冷却装置根据其阻力大小分为两部分待冷却装置A及待冷却装置B,由主循环水泵系统A与主循环水泵系统B分别冷却。
所述主循环水泵系统A为四台水泵并联,一台为备用;主循环水泵系统B为两台水泵并联,一台为备用。
所述主冷却回路中并联有去离子系统,去离子系统与主冷却回路在待冷却装置前合流。去离子系统能有效净化管道中可能析出的离子,从而保证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的极低电导率。
所述去离子系统与缓冲罐串联,并且去离子系统连接有补液装置。
所述密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还包括氮气恒压系统,氮气恒压系统分别与缓冲罐及补液装置相连,氮气恒压系统为缓冲罐提供氮气,氮气恒压系统也为补液装置提供氮气,用以脱除补充液体中的气体。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高澜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高澜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8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包铝芯轻型电焊机电缆
- 下一篇:一种财会用保险柜柜体的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