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信息系统面板硅胶按键实现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8408.4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8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谢崇国;干宏星;黄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蓝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6 | 分类号: | H03K17/9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信息系统 面板 硅胶 按键 实现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信息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信息系统面板硅胶按键实现电路。
背景技术
一般普通硬按键处理电路是通过电阻串联直接将按键连接至单片机模拟输入端口,由于硬按键反应速度快,在按键按下时导通电阻很快接近于0欧姆,所以串键及误判的几率较低。如果将此电路直接应用于硅胶按键,由于硅胶按键存在一定的接触电阻,几十到几百欧姆不等,且硅胶按键在按下时反应速度较慢,电阻存在一定逐渐从大变小的过程,这时单片机容易发生误判,以为其他按键被按下了,导致车载主机功能不正常。
一般硅胶按键需使用单独的IO口来侦测,即一个按键对应一个IO口,如按键更多的话,则单片机IO口很可能存在不足的情况,需要通过增加扩展芯片,扩充IO口数量,增加电路设计的复杂度及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信息系统面板硅胶按键实现电路,使其具有设计简单、可靠性高、易于实现的特点。
一种车载信息系统面板硅胶按键实现电路,包括车载信息系统主机单片机、硅胶按键处理电路、电源、硅胶按键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按键处理电路的硅胶按键焊盘在面板按键按下时与硅胶按键面板组件接触,硅胶按键处理电路与车载信息系统主机单片机的模拟输入脚相连,硅胶按键处理电路由车载主机供电,车载主机由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电。
所述硅胶按键处理电路,包括m组硅胶按键焊盘组、m个N MOS信号管、串联电阻、下拉电阻,每组硅胶按键焊盘组由2个硅胶按键焊盘组成,每组硅胶按键焊盘组的一端与3.3V电源连接,另一端经过一电阻R下拉到地,同时串联另一电阻R后连接至一个N MOS信号管Q2的1脚,该N MOS信号管Q2的2脚连接至地,该N MOS信号管Q2的3脚通过串联又一电阻R后连接至单片机模拟输入脚,所有硅胶按键焊盘组的公共端通过再一电阻R上拉至3.3V电源,m为不等于零的自然数。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信息系统面板硅胶按键实现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单线设计电路,对于按键程序设计来说,与原有硬按键电路处理方式完全相同,设计难度降低。
2.电路简单可靠,避免增加按键连接更多的IO口或增加扩展芯片。
3.电路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硅胶按键处理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信息系统面板硅胶按键实现电路,包括车载信息系统主机单片机、硅胶按键处理电路、电源、硅胶按键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按键处理电路的硅胶按键焊盘在面板按键按下时与硅胶按键面板组件接触,硅胶按键处理电路与车载信息系统主机单片机的模拟输入脚相连,硅胶按键处理电路由车载主机供电,车载主机由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电。
参见图2,所述硅胶按键处理电路,包括5组硅胶按键焊盘组、5个NMOS信号管、串联电阻、下拉电阻,每组硅胶按键焊盘组由2个硅胶按键焊盘组成,每组硅胶按键焊盘组以S3/S4为例,硅胶按键焊盘组S3/S4的一端与3.3V电源连接,另一端经过一电阻R24下拉到地,同时串联另一电阻R10后连接至一个N MOS信号管Q2的1脚,该N MOS信号管Q2的2脚连接至地,该N MOS信号管Q2的3脚通过串联又一电阻R1后连接至单片机模拟输入脚,所有硅胶按键焊盘组的公共端通过再一电阻R5上拉至3.3V电源,其余按键实现方式均与此类似。
以硅胶按键焊盘组S3/S4为例,当按键组S3/S4未被按下时,此时Q2的1脚由于R10下拉作用,不会导通,车载主机单片机未检测到信号,不会响应。
当硅胶按键焊盘组S3/S4被按下时,硅胶按键接触电阻会在几十到几百欧姆不等,远小于下来电阻R24100K欧姆,因此Q2的1脚电平为高,Q2导通,这时单片机检测到电压变为0.3V,会响应根据车载主机系统程序设定的命令。
其他按键组工作方式类似硅胶按键焊盘组S3/S4。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蓝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蓝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84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翅式机油冷却器强度增加结构
- 下一篇:平板电视的底座立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