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花洒中喷雾水或颗粒水的新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8415.4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3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娟;白镫辉;李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乐霖卫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16 | 分类号: | B05B1/16;B05B1/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 35101 | 代理人: | 陈建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洒中 喷雾 颗粒 新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洒中喷雾水或颗粒水的新式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花洒,在其花洒出水体的出水孔中,均安设水花换向器,(或称水花喷雾器),根据不同的水花换向器安装到出水孔中才能实现喷雾水或颗粒水,其零件数量多,装配困难,装配时易出现漏装零件,导致水花没有喷雾水效果或颗粒水效果;而且水花换向器的装配高度不易控制,会使各个出水孔的水花效果不同,且以上出现的装配问题,产品不能反修,不良率高,结构工艺复杂,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花洒中喷雾水或颗粒水的新式结构,它只需在花洒出水体的水腔配上一个压盖,根据水腔出水孔的大小,即可得到颗粒水或喷雾水,其装配零件少,不易出现漏装配零件问题,装配高度保持同一水平面,不会出现各个出水孔水花不一致的问题,工艺简单,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所述花洒中喷雾水或颗粒水的新式结构,它包括花洒出水体,其特征是:花洒出水体的一水腔与压盖配合,在压盖内侧设有凹槽,或在该水腔的底部设有凹槽,使压盖与该水腔配合后因凹槽的存在而形成腔体;压盖内径上均匀地设有若干个开口,压盖与该水腔配合后这些开口即成为能均匀进水的进水孔,且腔体进水的总面积大于出水的总面积;腔体的出水孔其直径为0.5—1.2毫米时洒出喷雾水;腔体的出水孔其直径为1.2—3.0毫米时洒出颗粒水。
本实用新型所述腔体的出水孔为向外喇叭状,可根据喇叭筒外侧直径的大小,来决定出水覆盖面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花洒出水体的一水腔设一与之配合的内侧带有凹槽的压盖,水流在压盖内侧的凹槽与该水腔形成的腔体内高速旋转与撞击,通过腔体的出水孔孔径的大小洒出颗粒水或喷雾水,其结构较以往更显简单,且效果优良,可节省工序及材料,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花洒出水体及压盖的分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花洒出水体的一水腔装上压盖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外表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示图。
图5、图6为压盖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剖示图。
图中:1. 花洒出水体,2. 水腔,3. 凹槽,4. 压盖,5. 进水孔,6. 出水孔,7.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花洒中喷雾水或颗粒水的新式结构,如图1、2、3、4、5、6、7所示,花洒出水体1的一水腔2与压盖4配合,在压盖4内侧设有凹槽3,使压盖4与该水腔2配合后因凹槽3的存在而形成腔体;压盖4内径上均匀地设有若干个开口7,压盖4与该水腔2配合后这些开口7即成为能均匀进水的进水孔5,且腔体进水的总面积大于出水的总面积;腔体的出水孔6其直径为0.5—1.2毫米时洒出喷雾水;腔体的出水孔6其直径为1.2—3.0毫米时洒出颗粒水。本实用新型所述腔体的出水孔6为向外喇叭状,可根据喇叭筒外侧直径的大小,来决定出水覆盖面的大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可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乐霖卫浴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乐霖卫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84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