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路润滑销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8828.2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3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胡;刘京;沈桂霞;张永胜;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7/00 | 分类号: | B60R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路润滑销轴机构,尤其涉及大型、高压集中润滑系统中油液走向以及管线布置方式,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工程机械轮式车辆多采用集中润滑系统及时补给润滑脂到摩擦副表面。在现有大型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中,摩擦副表面润滑脂是通过油管和销轴润滑油道加注的,使销轴和轴套之间形成润滑油膜。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润滑脂加注不足或外泄露,导致销轴和轴套干磨,因此,销轴油道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润滑油管通过管夹固定在车体相应部位,现有的拉杆-铲斗销润滑油管经摇臂-拉杆销处绕过,因拉杆和摇臂在工作过程中频繁运动,导致拉杆-铲斗销润滑油管在摇臂-拉杆销接触处磨断,润滑脂不能及时供给使拉杆-铲斗销和轴套之间出现干磨。干磨最终导致摩擦副处温度快速升高,结构变形磨损,影响整机操作性能,并加大了产品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路润滑销轴机构,具有整体布局简单、美观,油路通畅,供油及时、充足,易于装配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路润滑销轴机构,包括轴套、导通油孔A、O型圈A、唇形骨架油封、多路润滑销轴、加注油道A、加注油道B、导通油孔B、O型圈B、拉杆-铲斗销加注油管、摇臂-拉杆销加注油管和拉杆-铲斗销供油管。在保证销轴结构强度的条件下,在多路润滑销轴端部开有加注油道A和加注油道B。其中加注油道B连接两个导通油孔B,使润滑脂能充分加注到多路润滑销轴和轴套接触部位,加注油道A连接一个导通油孔A,并在相应的轴套部位上装有密封圈A,保证其油道单独通往拉杆-铲斗销的供油管,避免油管在摇臂-拉杆销缠绕处的接触摩擦,本机构中采用唇形骨架油封和O型圈B双重密封,防止润滑脂外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整体布局简单、美观,油路通畅、供油及时、充足,易于装配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路润滑销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摇臂-拉杆销处润滑管路布置图。
图中:1、轴套,2、导通油孔A,3、O型圈A,4、唇形骨架油封,5、多路润滑销轴,6、加注油道A,7、加注油道B,8、导通油孔B,9、O型圈B,10、拉杆-铲斗销加注油管,11、摇臂-拉杆销加注油管,12、拉杆-铲斗销供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轴套(1)、导通油孔A(2)、O型圈A(3)、唇形骨架油封(4)、多路润滑销轴(5)、加注油道A(6)、加注油道B(7)、导通油孔B(8)、O型圈B(9)、拉杆-铲斗销加注油管(10)、摇臂-拉杆销加注油管(11)和拉杆-铲斗销供油管(12),润滑脂通过固定在车体上的摇臂-拉杆销加注油管(11)和拉杆-铲斗销供油管(12)分别通往加注油道B(7)、加注油道A(6),其中加注油道B(7)中的润滑脂通过两个导通油孔B(8)加注到多路润滑销轴(5)和轴套(1)表面,形成润滑油膜,避免出现干磨现象。同时另一加注油道A(6)中的润滑脂经导通油孔A(2)输送到拉杆-铲斗销加注油管(10),并在轴套(1)相应部位装有O型圈A(3)保证拉杆-铲斗销供油通道的封闭性,避免润滑脂外溢而带来的供应量不足,避免了油管在摇臂拉杆销缠绕处的接触摩擦,同时采用唇形骨架油封(4)和O型圈B(9)双重密封。上述结构的多路润滑销轴机构,结构简单,摩擦副接触面油膜形成面积大,润滑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8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防盗的感应式微电子控制系统
- 下一篇:新型后雾灯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