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卷盘高压集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0381.2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9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郑安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伟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44 | 分类号: | 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胡志萍 |
地址: | 31514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高压 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集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缆卷盘的高压集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空中行走的高压电动设备如行车、龙门吊等所使用的电缆,有的拖拽于地,有的悬挂在空中,容易被其他物体碰上或砸断,或因反复拖擦而磨损,不但造成安全隐患,而且降低了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场合均采用恒张力电缆卷盘或卷筒来收卷电缆,不管电动设备移动到何处,电缆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而不下坠。
恒张力电缆卷筒的主要技术难题包括恒张力问题和高压集电问题。现有的普通电缆卷筒不能理想地解决集电器部分耐高压绝缘、滑环支撑和与碳刷间机械角度自动调节等关键问题。普通电缆卷筒的集电器部分,滑环由环氧树脂绝缘,其耐压低于工频500V电压,且为整体结构,直接固定在空心轴上,其与碳刷间相对运动的机械角度不可调节,因此,现在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电缆卷筒难以在高压设备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缆卷盘的高压集电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缆卷盘高压集电器,包括集电器箱,所述集电器箱的一端依次连接有减速器和电缆卷盘,所述集电器箱内设有多个沿集电器箱的轴向间隔设置的铜环,所述铜环与集电器箱的轴向垂直,所述铜环的周面上接触有碳刷,外界电缆通过电缆卷盘、减速器连接至铜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的上方铰接至一碳刷支架的一端,所述碳刷支架的另一端铰接在一母排上,所述母排通过其两端的绝缘柱和绝缘板固定在集电器箱的顶部,所述母排与碳刷支架之间还连接有一拉簧。
为了有效地增大绝缘距离,同时可增大铜环在集电器箱内的安装空间,在所述铜环的平面上,所述碳刷和所述碳刷支架分别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两个碳刷支架的一端铰接至所述母排的中间,另外一端分别向左和右侧延伸铰接至碳刷,所述母排两端的绝缘柱倾斜安装,从集电器箱顶部的两侧分别向中间倾斜。
为了防止传输线的损坏,使传输线能够架空,同旋转中的铜环不碰触,所述集电器箱的另一端箱内安装有凸轮限位开关和光缆耦合器,所述多个铜环的中心穿过有一贯穿整个集电器箱轴向的绝缘杆,所述绝缘杆随所述铜环一起转动,所述绝缘杆外设置有沿所述绝缘杆延伸的传输线,所述传输线连接至所述所述凸轮限位开关和光缆耦合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碳刷支架以及拉簧,使铜环在转动过程中,碳刷仍然与铜环紧密贴合,保证良好的电传输性能。而且该绝缘柱倾斜安装,可以更加有效地增大绝缘距离,同时可增大铜环在集电器箱内的安装空间,便于安装维护。同时在保证达到绝对性能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小集电器箱体的尺寸,实现了集电器的小体积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集电器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卷盘高压集电器,如图1-2所示,包括集电器箱1,所述集电器箱1的一端依次连接有减速器2和电缆卷盘3,所述集电器1与所述减速器2和电缆卷盘3依次同轴排列,所述集电器箱1的另一端箱内安装有凸轮限位开关9以及光缆耦合器10等,即所述集电器箱1远离电缆卷盘3和减速器2的一端箱体内安装有凸轮限位开关9以及光缆耦合器10。
该集电器箱1内具有铜环11,碳刷12,碳刷支架13,拉簧14,母排15,绝缘柱16,绝缘板17以及绝缘杆4。所述铜环11沿集电器箱1的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并且每个均与集电器箱1的轴向垂直设置,铜环11中心供绝缘杆4穿过,该绝缘杆4贯穿该集电器箱1的轴向,并且所述绝缘杆4随所述铜环11一起转动。绝缘杆4上连接有传输线5,该传输线可为电线或光缆,该电线或光缆分别连接至凸轮限位开关以及光缆耦合器,将外界信号传入集电器向内的凸轮限位开关9和光缆耦合器10中,并且这样安装使传输线5架空,防止了传输线5的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伟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伟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0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淹水通报系统的电梯装置
- 下一篇:高吸收性树脂颗粒给料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