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脱模及取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0578.6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7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平;江长福;吴玉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展锋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脱模 取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脱模及取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模具损伤的自动脱模及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呼吸器球体等部件进行注塑成型时,脱模过程多为手工操作,即操作人员手持风枪借助高压风力将产品从模具中吹出。采用这种方式脱模,产品的受力状况难以控制,风力过大时候很容易将产品吹破,同时,当气枪头吹产品内壁时与模具表面有接触,会刮伤模具表面,造成模具损伤。且料头也是人工取出,耗费人力工时,导致效率降低,成本升高,生产周期不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自动脱模及取出装置,包括:抱筒机构、吹气孔、真空气孔、支架、料头夹取机构。所述的抱筒机构包括过气圈、吸盘和抱筒,所述的吹气孔连接过气圈中心通孔,真空气孔连接吸盘上的通孔,且在抱筒机构内侧吸盘上的真空气孔位于过气圈的吹气孔形成的圆周状下沉槽中,所述的抱筒机构和料头夹取机构固定在同一支架上,所述的料头夹取机构包括控制料头夹取机构平行开闭夹位移的气缸及传动机构、平行开闭夹。
进一步,所述的料头夹取机构还包括由气缸传动带动的平行开闭夹夹头。
进一步,所述的抱筒机构由基座固定至支架上,连接体、压圈将 过气圈、吸盘和护盘固定至抱筒机构的连接体上,连接体固定至基座上。
进一步,所述的料头夹取机构的平行开闭夹夹头与抱筒机构的护盘开口在支架的同一侧。
进一步,所述的抱筒机构,可通过支架带动抱筒机构罩于成型后开模的模具上,吸盘将成型完毕附于模具上的待脱模产品吸住。
进一步,所述的抱筒机构,可通过吹气孔吹入气体至成型完毕附于模具上的待脱模产品内,将待脱模产品胀大至与护盘筒径一致,并贴附在护盘内壁及吸盘上,从而使将待脱模产品与模具分开。
进一步,所述的料头夹取机构的平行开闭夹可在料头夹取机构的传动机构控制下,位移至产品成型后形成的料头位置,平行开闭夹夹头可在平行开闭夹控制下夹住料头。
进一步,所述的抱筒机构和料头夹取机构,在抱筒机构吸抱住产品且料头夹取机构夹住料头后,可在支架带动下一同向上移动,将产品以及料头与模具分离。
进一步,所述的支架,可通过位移将料头夹取机构移动至料头放置位置,且所述的料头夹取机构,可在位移至料头放置位置后,打开平行开闭夹夹头,放下料头。
进一步,所述的支架,可再通过位移将抱筒机构移动至产品放置位置。
进一步,所述的抱筒机构,可通过真空气孔吹入气体至抱筒机构的护盘内壁与产品之间,使产品与抱筒机构分离。
进一步,所述的支架,可再通过位移将抱筒机构和料头夹取机构,移动至位移原点,等待下一个工作周期。
进一步,脱模时吸盘吸住模具上的待脱模产品的吸力以及吹入待脱模产品腔内的气体量可根据待脱模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抱筒机构以及料头夹取机构,使脱模过程中产品的受力状况易于控制,脱模工序可靠有效,有利于降低模具损伤,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生产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实施方案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实施方案的抱筒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实施方案的料头夹取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自动脱模及取出装置包括:抱筒1、连接体2、吸盘3、座4,第一转接板5,方支柱6,吹气孔7,真空气孔8,压圈9,夹头10,平行开闭夹11,杠杆12,第二转接板13,第一轴14,第二轴15,连接片16,第三轴17,接头18,气缸19,脚块20。
如图2所示,抱筒1、连接体2、吸盘3固定于座4上,座4与吸盘3间设有一压圈9,座4与支架的第一转接板5相连;第一转接板5上设有吹气孔7连接固定于基座上的吸盘3中心处通孔,真空气孔8连接固定于基座上的吸盘3圆周处通孔。
如图3所示,夹头10固定于平行开闭夹11上,平行开闭夹11 固定于杠杆12并通过第一轴14与第二转接板13相连,连接片16通过第二轴15、第三轴17分别与接头18及杠杆12相连,接头18连接气缸19并固定于支架的脚块20上,脚块20与第一转接板5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展锋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展锋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05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