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液压成型的内转子金属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1889.4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3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国华 |
主分类号: | F04D29/18 | 分类号: | F04D2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液压 成型 转子 金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力泵的部件,具体是一种屏蔽泵、磁力泵上内转子外的金属套。
背景技术
内转子金属套用于屏蔽泵、磁力泵中无接触磁传动的隔离密封系统中,内转子外有一个隔离液体的金属套,要求金属套密封性好,牢度强,不易腐蚀。
目前市场上采用的内转子金属套主要分为两部分:套体1和套底2;套体1、套底2两者分别单独制作,然后焊接在一起(如图1所示):上述内转子金属套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制成:
第一种:用卷板机将金属板卷成圆管,然后按照要求尺寸进行整形;整形后焊接得到圆管形的套体1;套底2为一圆板材;套体、套底两者单独制作完成后,将套底焊接套体底端,然后车加工,制成内转子金属套成品;
第二种:套体1直接采用金属管材,按照套体的要求长度进行切割就形成了套体1;再按照套底尺寸切割出套底圆板材,然后将套底焊接套体1底端,最后车加工,制成内转子金属套成品。
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构成的内转子金属套,制作繁琐,加工复杂,焊接工作量大,有时还会存在漏点导致密封性丧失。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作简单、牢固性好,抗压能力强的内转子金属套。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采用液压成型的内转子金属套,该内转子金属套包括:套体、套底;所述套底位于套体的一端;所述法兰固定于套体的另一端;所述套体与套底是由一块钢板挤压成型的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内转子金属套采用不锈钢,或哈氏合金,或钛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体结构是采用如下方法制成:根据内转子金属套形状制作模具,模具分为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合并后形成的空间即为内转子金属套合成形状;制作时,将下模固定,液压驱动上模上下运动,当压制内转子金属套时,将待压制的金属板件放置于下模上方,然后液压驱动下模向下挤压,直至下模到底,然后抬起上模,切除多余边角料,整个内转子金属套的一体结构就压制完成了,整个压制过程一次完成,简单快捷,产生的内转子金属套牢度强,密封性好,且相对于其他方法制成的内转子金属套用料少,无焊接,生产时间短。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内转子金属套为一体结构,增强了内转子金属套的整体抗压能力,延长了内转子金属套的使用寿命;同时也简化了内转子金属套的结构,降低了用料,减低了生产成本;再则内转子金属套的一体结构减少了焊接和车加工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内转子金属套的一种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内转子金属套的一种轴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2所示的一种采用液压成型的内转子金属套,该内转子金属套包括:套体1、和套底2;所述套体1与套底2是由一块钢板挤压成型的一体结构;所述套底2位于套体1的一端;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转子金属套采用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国华,未经蔡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18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带冷却装置的反应瓶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玻璃原料自动混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