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固型升降晾衣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1964.7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0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宋庆雷;刘露;张霄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F57/12 | 分类号: | D06F5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固 升降 晾衣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晾衣架,具体涉及到一种稳固型升降晾衣架。
技术背景
传统的晾衣架是一根简易的绳索或横杆,晾晒衣服时,将衣服直接挂在绳索或横杆上晾晒。这样往往面临着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1.吹风的时候,衣服很容易脱落,甚至丢失,从而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2.为了综合利用空间,现如今晾衣架往往固定在天花板上,这样在晾晒衣服的时候,需要借助撑杆将衣服挑上去,在收取衣服的时候仍然需要借助撑杆,这样就给生活带来了不方便。
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升降晾衣架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传统的绳索捆绑带来晾衣架的不稳固性,简单的晾衣横杆造成衣服容易脱落,动力装置设计不合理造成绳索交织缠绕。因此升降晾衣架的构架设计仍需进一步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可动部分与不动部分的无缝隙啮合,解决传统绳索捆绑带来的摇摆不稳定问题;可动横梁下端配有若干环形扣,解决衣服容易脱落的问题;动力装置采用独特的构架设计,解决绳索交织缠绕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固型升降晾衣架,由不动部分、可动部分和动力装置部分(7)构成,不动部分与可动部分采用倒U型设计,实现无缝隙啮合,动力装置部分为同轴同步双道滑轮。其中不动部分包括固定杆(1)、定滑轮(2)、穿绳孔(3)和不动横梁(4):不动横梁(4)采用倒U型的凹槽设计,通过固定杆(1)固定在天花板上,不动横梁(4)开有两个台形穿绳孔(3),穿绳孔(3)上面分别设有一个定滑轮(2)。可动部分包括绳索(5)、凸块(6)、可动横梁(8)和环形扣(9):可动横梁(8)采用倒U型凸起设计,下端配有若干环形扣(9),可动横梁(8)与环形扣(9)采用螺纹连接;可动横梁(8)上方设有两个带有孔洞的台形凸块(6),可嵌入到不动横梁(4)上的台形穿绳孔(3)内,绳索(5)通过台形凸块(6)上面的孔洞与可动横梁(8) 连接起来;动力装置部分(7)采用同轴同步双道滑轮设计,即两个规格相同的滑轮同轴并在一起,两根绳索(5)分别与两个滑轮连接,通过旋转手柄实现可动部分的垂直升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环形扣(8)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动力装置部分(7)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
从图1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晾衣架由固定杆(1)、定滑轮(2)、穿绳孔(3)、不动横梁(4)、绳索(5)、凸块(6)、动力装置(7)、可动横梁(8)、环形扣(9)组成。其中不动横梁(4)与可动横梁(8)可以实现无缝隙啮合。从图2中看出环形扣(9)上端带有外螺纹,与可动横梁(8)下端的螺纹孔连接。升降晾衣架的动力装置(7)为图1中的同轴同步双道滑轮,从图3可以看出,该同轴同步双道滑轮由两个规格相同的滑轮(11)、滑轮固定杆(10)和手柄(12)组成。图1中的绳索(5)一端通过凸块上的孔洞固定在凸块(6)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同轴同步双道滑轮的两个滑轮(11)上。
晾晒衣服时,转动手柄(12)放下可动横梁(8),由于绳索(5)长度适中且两端固定,所以可动横梁(8)在固定长度的绳索(5)牵引下,只能缓慢下降到一个适中的高度。这时将洗完的衣物挂在衣撑上,然后将衣撑挂在环形扣(9)上,可以达到防脱落的目的。这时再旋转手柄(12),在定滑轮(2)的导向下,绳索(5)分别通过穿绳孔(3),牵引可动横梁(8)上升。由于可动横梁(8)与不动横梁(4)采用倒U型设计,可动横梁(8)可以轻易地滑入不动横梁(4)的U型槽内,又因为穿绳孔(3)采用上窄下宽的台形设计,凸块(6)也可以轻易嵌入进去,两者共同作用可实现可动横梁(8)与不动横梁(4)的无空隙啮合,从而保证可动横梁(8)在晾晒衣服的过程中不会随意摇摆。
同时,由于动力装置(7)采用同轴同步双道滑轮设计,绳索(5)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出现交织缠绕现象,从而保证晾衣架顺利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1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