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带锯床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2010.8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9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锻代政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天田;株式会社天田机床 |
主分类号: | B23D55/00 | 分类号: | B23D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李家浩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锯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带锯床,更详细地涉及能够在装卸更换带锯条时容易地进行带锯条的安装的立式带锯床。
背景技术
立式带锯床是在带锯床的机架主体的下部侧具备驱动轮,且在上部侧具备从动轮的结构。并且,环状的带锯条挂绕在上述驱动轮和从动轮上。在上述结构那样的立式带锯床中,在进行带锯条的装卸更换的场合,由于在锯齿的齿顶朝向操作者侧的状态下进行装卸更换,因此伴随着危险。
由于认识到带锯条的锯齿危险,因此需注意由上述锯齿带来的伤害。但是,在以挂绕在从动轮及驱动轮上的方式安装环状的带锯条时,带锯条的下部侧从驱动轮的下部侧外周向下方脱离,另外,带锯条是环状的弹性部件,因此存在以离开从动轮及驱动轮的方式膨胀的倾向,难以将带锯条挂绕在驱动轮、从动轮上。
并且,在将带锯条挂绕在从动轮和驱动轮上后,在为了对带锯条施加张力,而想要使从动轮向上方移动时,带锯条有时会跨到从动轮的凸缘部上、或从从动轮脱离。因此,在想要使从动轮向上方移动时,需要用手支承带锯条,此时,存在手指夹在从动轮和带锯条之间的危险。
因此,以前提出了在立式带锯床中自动地进行带锯条的装卸更换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2513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25316号公报
如上述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那样,在自动地进行带锯条的装卸更换的结构中,存在装置整体的结构复杂化,并且整体结构大型化之类的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那样的现有问题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立式带锯床具备挂绕环状的带锯条的驱动轮和从动轮,并且在上述驱动轮的上方位置能够上下移动地具备上述从动轮,上述立式带锯床的特征在于,在将带锯条挂绕在上述从动轮上的状态下,在将上述带锯条的下部侧挂绕在上述驱动轮上时,为了向上述驱动轮所具备的凸缘部引导带锯条的下部侧的背部,在上述驱动轮的下侧具备带锯条引导部件,该带锯条引导部件具备上述凸缘部侧向上方倾斜的引导部。
另外,在上述立式带锯床中,在比上述倾斜的引导部靠上方的位置,具备向上述驱动轮的外周面引导上述带锯条的另一个带锯条引导部件。
另外,在上述立式带锯床中,上述另一个带锯条引导部件具备:将带锯条引导为夹入到与驱动轮之间的状态的夹入引导部件或/及具备与驱动轮的凸缘部的锯背支撑面大致同一平面的锯背引导面的锯背引导部件。
另外,在上述立式带锯床中,具备用于抑制挂绕在从动轮上的带锯条向上述从动轮的一侧方向膨胀的膨胀抑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将带锯条挂绕在从动轮上后,在通过使从动轮向上方移动而使带锯条向上方移动并且施加张力时,带锯条的下部侧由带锯条引导部件向驱动轮所具备的凸缘部侧被引导。即,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将带锯条的上部挂绕在从动轮上的状态下,在使从动轮向上方移动而施加张力时,不需要用手支撑带锯条,能够解决上述那样的现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概念地、概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立式带锯床的整体结构的正面说明图。
图2是只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立式带锯床的主要部分的侧剖面说明图。
图3是只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立式带锯床的主要部分的平面说明图。
图4是表示驱动轮与夹入引导部件及锯背引导部件的关系的平面说明图。
图中:
1-立式带锯床,3-机架主体,5-驱动轮,7-下部轮壳体,9-从动轮,11-上部轮壳体,11F-内侧一侧面,15-带锯条,17U、17L-上下锯条引导件,25-支撑轴,27-上下移动用促动器,33-凸缘部,37-第一带锯条引导部件,41-锯背支撑面,43-引导部,47-第二锯条引导部件(夹入引导部件),51-第三锯条引导部件(锯背引导部件),51F-前面(锯背引导面),55-前面罩,57-确认窗口,61-操作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概念地、概略地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立式带锯床1具备箱状的机架主体3,在该机架主体3的下部一体地具备旋转自如地内置了驱动轮5的下部轮壳体7。并且,在上述机架主体3的上部一体地具备旋转自如地内置了从动轮9的上部轮壳体11。即,立式带锯床1的整体结构通过在机架主体3的一侧一体地具备上下轮壳体11、7,构成为一侧(图1中右侧)开口的コ字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天田;株式会社天田机床,未经株式会社天田;株式会社天田机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20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角架轴根部飞铝去除装置
- 下一篇:无绳电气装置以及用于无绳装置的无绳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