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柔性结构透水行道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382699.4 申请日: 2011-10-10
公开(公告)号: CN202247596U 公开(公告)日: 2012-05-30
发明(设计)人: 苏鸣 申请(专利权)人: 苏鸣
主分类号: E01C15/00 分类号: E01C15/00
代理公司: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 35101 代理人: 徐东峰
地址: 361009 福建省厦门***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柔性 结构 透水 行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柔性结构透水行道,具体是一种透水性好、储水能力强、行道面层易于拆解、更换和维修的半柔性结构透水行道。

背景技术

传统透水行道路面的面层材料,是由各种透水路面砖(以下称:透水砖)、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和透水沥青铺面等构成。对于构建城市生态型透水行道更为重要的是,铺设于透水面层材料之下的道路基层(路基垫层)是否具备良好的透水和储水功能且该基层在某些特定需求条件下能与面层材料有良好的结合度,又易于拆解、更换、维护。

有关透水行道的结构已有多项专利技术公开,如专利号: 200820138981、200720021160(本发明者)、200410056891.9、02267792.5、 02241114.3、 01821810.5、 01266808.7 等。这些已公开的专利技术及文献资料所阐述的透水行道结构,均不同于本实用新型所要申请的技术内容。

透水行道在城市,尤其是人行道、广场、公园和居民生活小区等的路面铺设已逐步推广。由透水砖构筑的城市透水行道路面,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和防滑效果已有诸多的论文论述及新闻报道,在此不再细述。在透水行道铺装逐步推广并取得一定进展的今天,仍存在以下几方面不可忽视的问题:

1、因环境因素导致透水路面透水系数衰减及失去透水能力问题。

目前已研制和运用的透水砖,按其材质大致可分五大类:水泥混凝土透水砖、陶基透水砖、瓷基透水砖、天然砂基透水砖及矿渣基透水砖等。尽管它们所用原材料、生产工艺不同,但透水原理则是相同的。透水砖透水功能的实现主要是:水在重力作用下沿砖体内开放性连续孔隙通道向地下土壤渗透。

作为透水路面铺装材料之一的透水砖,其使用寿命不仅取决于其抗压、抗折强度,抗冻融及耐磨性能等技术指标,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其透水性能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逐渐衰减和最终丧失的时限,即透水砖保持其透水性能的时效性。对透水砖而言,在许多情况下透过的不是清水,而是含有一定数量、不同粒径的尘土和砂粒的浊水。浊水中的尘埃会在透水砖的透水孔隙中产生某种程度的沉积,导致砖体透水孔隙的堵塞,使砖体的透水率衰减直至完全丧失透水能力。目前许多企业生产的透水砖产品,在各种展会的透水性能展示中所用的水为清水。这一展示效果并不能真实地反映透水砖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情形。

已有的透水砖的专利技术如:佛山市乐华陶瓷有限公司“侧、底面透水砖制造方法”(专利号CN01127870.6)、山东淄博华标科技有限公司的“孔梯度透水砖”技术、北京仁创制造技术研究院的沙基“复合透水砖”(专利号200610140628.7)等,都无法彻底解决透水砖透水率衰减的问题。时至今日,尚未有能完全阻止透水砖透水系数衰减的制造技术出现。

同样,由其它透水性材料铺装的透水路面也存在透水系数衰减乃至透水功能丧失的问题。目前已铺装4~5年的透水路面,普片出现透水系数衰减和不透水的现象。

因此,当透水路面材料丧失透水功能时,更换新的透水路面材料在现阶段即是一种必然选择。那么,如何能在不翻动路基垫层的前提下实现方便、快捷地施工,更换新的透水路面,使其迅速恢复透水功能,这是城市行道透水性铺装能否大规模推广而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2、行道透水面层与垫层结合力弱,砖铺路面易“翻砖”的问题。

传统的以小块型(10×20×6cm、20×20×6cm)透水砖为主铺设的透水路面,因其直接铺设在找平的“原土层+砂石垫层”或“原土层+砂石垫层+透水水泥混凝土垫层”之上,面层透水砖与垫层的结合力弱,常因一块砖的破损和翻起而引发成片透水砖“翻砖”现象,导致行道路床大片裸露,加大了透水路面的维修工程量。如何解决透水砖与路床透水垫层结合力弱,是行道透水性铺装遇到的难题之一。

、透水性铺装行道储水量相对小的问题。

因路基土壤组成成份的差异,原土层的透水系数大约为0.0001~0.027mm/sec,而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透水砖透水系数标准为≥0.1mm/sec,高级透水砖的透水系数可达0.12~0.15mm/sec。透水砖与路基土壤透水系数之间的这一差异,在透水行道铺装时就需要在透水面层与路基土壤层之间构筑一储水层( 雨水缓存层 ),从而有利于雨水向土壤深层的缓慢渗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鸣,未经苏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26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