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涂布棒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2778.5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6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功;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先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布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器械,尤其涉及涂布菌液的涂布棒。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200920020175.3号和200920020175.3号分别揭露了一种涂布棒。该两件专利申请中,涂布棒均呈L形。上述的涂布棒在涂布菌液时,手持把手部位,前端在平板上来回涂布,使菌液均匀分散在培养基上。
但是,上述的涂布棒如果前端直边过长,则会使平皿培养基边缘区域很难涂布,特别是靠近操作者手的一边,往往只能来回转动平皿来涂布,效率不高且容易造成涂布不均匀。若前端直边过短,则会影响涂布效率且容易造成某些区域未能被涂布。另外,目前呈三角形的涂布棒也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平皿培养基边缘较难涂布或者平皿培养基某些区域未能被涂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涂布棒,该涂布棒包括把手和与把手的端部连接的涂布端,所述涂布端呈圆环形,所述的把手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的涂布端所在的平面。
可选地,所述涂布端的直径是2厘米至4厘米之间。
可选地,所述把手呈L形。
可选地,所述涂布端还开设有一开口。由于上述涂布棒通常为玻璃材质制造,该开口为玻璃成型时所留的工艺开口,其能够使菌液能够进入到涂布端的内圈中,在移动涂布端时,使涂布端两侧的菌液均能够被均匀分散,达到迅速分布均匀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涂布端呈圆环形,扩大了单位涂布面积,不用转动平皿就可以接触到平皿培养基边缘位置,从而,能容易的涂布平皿培养基边缘,也能保证平皿培养基的所有区域能够被涂布。本实用新型的涂布棒还能够使菌液均匀分散在培养基表面,节约时间,提高涂布的成功率,更容易形成单菌落,而且,在保证涂布效果的前提下减小涂布棒体积,节约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涂布棒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涂布棒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涂布棒包括把手1和涂布端2。把手1呈L形,包括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第二连接段12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1而与第一连接段11构成所述L形。所述涂布端2连接于所述把手1的端部,具体的,连接于把手1的第二连接段12的端部12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段12位于所述涂布端2内,所述第一连接段11垂直于所述涂布端2所在的平面,所述把手1和涂布端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其他方式,比如,所述第一连接段11倾斜于第二连接段12所在的平面,换言之,只要能带动涂布端2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即可。所述涂布端2呈圆环形,直径在2厘米至4厘米之间,具体的,所述涂布端2自第二连接段12的端部121弯折而呈圆弧形,从而,涂布端2的另一端部21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端部121相隔而形成开口3。
本实用新型的涂布棒在使用时,手握住把手1,然后,用涂布端2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这样,由于所述涂布端2是圆环形,所以,不用转动平皿就可以接触到平皿培养基边缘位置,从而,能容易的涂布平皿培养基边缘,也能保证平皿培养基的所有区域能够被涂布。另外,采取上述结构后,扩大了单位涂布面积,还能够使菌液均匀分散在培养基表面,节约时间,提高涂布的成功率,更容易形成单菌落,而且,在保证涂布效果的前提下减小涂布棒体积,节约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先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先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27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绝缘绕组线、纸包换位导线短路的检测修复设备
- 下一篇:常闭式耳机插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