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板件切压点连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3787.6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3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钦;张荣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托克斯冲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板 件切压点 连接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板件切压点连接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广泛用于冲压设备上冲压加工的金属板件切压点连接模具。
背景技术
金属板件连接技术中的冲压点连接技术,是一种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上的模具对板件材料施加压力使连接板件材料在常温下冷变形,对板件切割分离或拉伸挤压,使连接冲压点部位产生流动残余变形,在板件的冲压点周围产生套嵌锁死完成板件连接。该技术具有模具制造简单、材料成本少、生产效率高、经济节能环保、质量稳定可靠、技术成熟稳定、应用普及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天、仪表、机械、汽车、家电、五金等领域,现有的金属板件冲压点连接方法颠覆了板件传统的焊接、点焊连接、铆钉连接、螺纹连接、滚口及卷边连接的历史,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一种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
金属板件冲压点连接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地引发新创意、新思路、新突破,不断地完善、充实、提高板件冲压点连接技术,由密封的冲压圆点连接延伸到切口式的切压点连接,不同的模具结构设计产生不同的连接效果。板件连接的核心模具也由单一模具发展到组合模具。模具的结构小型精细化,复合功能一体化的需求使板件冲压点连接技术不断的探索求新。
现有技术中的板件切压点连接技术,其实施方式是在冲压设备上配置对应的凸模与凹模:凸模的横向是倒梯形压头,纵向是与凹模的开口槽对应的呈双边切裁式的平行扁状体;凹模是具有夹紧装置把活动分瓣体组合成开口槽式。当凸模的倒梯形冲头顶面冲压连接板件时,倒梯形斜边也随着挤压切入凹模的开口槽内,使被压入的板件部分凸出于板件的总厚度,成型后的连接冲压点呈现即分离又相连的形态(表现为一个方向剖面呈切断分离状态,另一个方向剖面呈梯形拉伸变形状态)。在凸模顶部与凹模底部被挤压的材料向周围流动动时,由于一个方向连接的梯形边是倾斜角度,材料流动只能推动倾斜角度变形,另一个方向被挤压的材料在切口缝处由于没有阻力形成体积流动移位,被挤出流动的材料残余成形卡边角,紧密的卡死在板件切口分离缝隙处把板件连接一起。
目前切口式冲压方点连接技术的冲压模具,凸模基本是通用倒梯形压头,与其配合的活动分瓣体凹模有长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长方形凹模采用的是扁方形分瓣块扭簧式夹紧装置;圆形凹模采用的是弧形分瓣块外部装有弹性橡胶圈或盘绕巻簧式夹紧装置。两种不同的结构机构设置的凹模,使用相同结构的凸模,可以完成同样的板件冲压点连接效果。由此对不同的板件连接需求及部位的限制,可选择适合的连接模具。但是这种不同结构的凹模夹紧装置的结构,仍然有着各不同的不足和缺陷:
1、 长方形凹模的夹紧装置安装的是扭簧,把对称的扁方形分瓣块向中心收紧状态,这种结构需在槽口两边对称分瓣块开合方向加长尺寸,来保证扭簧的安装和对称分瓣块开合的位置,凹模组合成长方体,由于这种板件冲压方点的连接承载有方向性,当在狭小的法兰边及部位狭窄的部位就会有承载方向和位置的制约;
2、 圆形凹模是在开口槽的两边对称的设置一对分瓣块,成为一个圆柱形状,分瓣块与凹模主体分合的转动轴心结构为:分瓣块活动关节部位呈凸起的半圆弧状,凹模主体对应的转动轴心部位呈凹陷的半圆弧状,互相配合后形成半圆接触开合转动关节。 在整个圆形凹模外部装有弹性橡胶圈或盘绕巻簧把分瓣块紧密的向中心收紧,该结构不足之处是采用半圆接触开合转动关节,这种半联动中心收紧方式在力较小的情况下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在板件连接过程中取放工件时,凹模容易受到撞击,使分瓣块与凹模主体脱位出现事故;
3、 在分瓣块与凹模主体的弹性橡胶圈或盘绕巻簧的外围设置一个防护圆套,目的是防止工件撞击,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弧形分瓣块张开的状态下限制弹性橡胶圈或盘绕巻簧的弹起距离,防止分瓣块与凹模主体脱位,但是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是使圆形凹模外部直径尺寸增大,同样会产生承载方向和位置的制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金属板件切压点模具及连接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托克斯冲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托克斯冲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37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