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板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3838.5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2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国书 |
主分类号: | B32B3/12 | 分类号: | B32B3/12;B32B2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材,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板材。
背景技术
板材在建筑、家具等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传统的板材包括各种塑料板、金属板或者广泛用于建筑行业模板的竹、木类胶合板。在建筑中使用的竹、木胶合模板,因经浇注混泥土后,受水浸泡后发胀松散易剥脱分离,或发胀后影响施工质量,为方便脱模,还需每次刷涂化学脱模剂、加之本身制造时使用大量的胶水,对环境造成破坏,对施工人员也造成身体影响,且使用次数少,更换下的废品处理困难而且成本高。同样的,建筑中使用的塑料类模板,因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它遇到温差变化而变形的因素,目前应用极其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坚固耐用的复合板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复合板材,包括塑料底板,其中所述的塑料底板上还设有塑料面板,在塑料底板与塑料面板之间夹设有塑料网格,在塑料网格的网格内填充有由植物纤维与塑料粉混合组成的混合填充料,所述的塑料底板与塑料网格、混合填充料之间,塑料面板与塑料网格、混合填充料之间均通过热合形成整体。
上述的一种复合板材中,所述的塑料底板厚度以1~20mm为佳;所述的塑料面板厚度以1~20mm为佳;所述的塑料网格厚度以3~100mm为佳。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塑料板材中引入植物纤维的夹层结构,既可以减轻塑料板材的重量,降低造价;又可以提高塑料的耐热变形性能;从而提供板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塑料底板1、塑料面板2、塑料网格3、混合填充料4。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板材,是由塑料底板1、塑料面板2、塑料网格3和填充在塑料网格3网格内的混合填充料4构成,塑料底板1与塑料网格3、混合填充料4之间,塑料面板2与塑料网格3、混合填充料4之间均通过热合形成整体;本实施例中的混合填充料4采用常见的竹渣、木屑、谷糠、桔杆等加工而成;塑料网格3可采用再生塑料制造,以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中塑料底板1的厚度根据需要以1~20mm为佳;塑料面板2厚度根据需要以1~20mm为佳;塑料网格3的厚度根据需要以3~100mm为佳。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板材可广泛用于建筑、家具等行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加工方法是,先把植物纤维(竹渣、木屑、谷糠、桔杆)等磨成60目左右的粉末,然后进行脱水处理,而后按比例加入偶连剂进行粉沫偶合,冷却后待用;用回收后的废旧塑料制备成粒料经磨粉至60目左右与上述冷却后的植物纤维粉按比例(通常植物纤维粉用量大于塑料粉)在高低速混料机组里进行预塑化混合,经挤出切成细粒状,而后铺装在型板模腔中,通过加温的模体经压力设备对铺装的片板、网格、填充料进行设定工艺值的承压后,再经冷压工序完成产品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国书,未经吴国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38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车稳定杆
- 下一篇:飞机直形通风管道模具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