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保温电加热餐盘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3956.6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7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钱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02 | 分类号: | A47G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6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盘;特别地,涉及一种可保温电加热餐盘。属于餐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告别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文明的不断丰富,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现在,人们追求的不再仅仅是吃饱,还要吃得健康、美味、舒适、便捷。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不仅各种食物生产、制作本身不断地花样翻新,且更加注重安全,各种餐具也不断进行着各种革新,使人们能够更好的享用各种食物。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595271Y公开了一种由PNP木薯粉复合降解材料制成的一次性多分格餐盘,其周缘向下延伸出一凸台,餐盘中间设有不少于六个的形状大小不等的凹槽,凹槽深度为1-5厘米,凹槽与餐盘表面连接处延伸成圆弧过渡所述的凹槽,这种多分格餐盘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容易,多个不同形状凹槽的设置,为使用者提供便利,餐盘由农作物木薯制成,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同时餐盘具有较高强度,便于搬运,盛放食物也不会渗漏,在自然条件下餐盘可降解制作材料,废弃后无环境污染,也不必清洗,节约水资源。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652270Y公开了一种餐盘,包括餐盘本体、设置于所述的餐盘本体上的按键4、设置于所述的餐盘本体上的显示盒17,所述的显示盒17与所述的餐盘本体枢轴连接。由于显示盒与餐盘本体枢轴连接,因此显示盒可以翻转,在观察时可以把显示盒翻上竖起来,而不观察时可以把显示盒翻下以节省餐盘的空间。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346078Y公开了一种防溢餐盘,包括餐盘本体,餐盘本体的中央部位设有用于盛饭的凹槽,在所述的餐盘本体上围绕盛饭凹槽设有一首尾相接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大于盛饭凹槽。当人们端着盛了菜的餐盘被人撞到时或走路时不小心造成餐盘倾斜时,菜汤从盛饭凹槽中流出来向周围淌时会流入环形凹槽中,可以有效的防止菜汤流到餐盘外面,避免溢出的菜汤弄脏衣服或地面、桌面。
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注意到在进食过程中的饭菜保温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技术中的餐盘,一般仅为盛装饭菜使用,不复有其它功能,而吃饭时饭菜容易变凉,影响口感,还不适于继续食用,尤其是冬天吃饭,饭菜更是凉的快,往往是饭没吃完,已经凉了,很是不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保温电加热餐盘,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保温电加热餐盘,所述可保温电加热餐盘的盘底为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中设置有一系列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通过电源线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可保温电加热餐盘中还设置有在达到一定温度后断开电路以达到保温效果的温控开关。
优选的,所述加热板上表面为光滑平面。
优选的,所述可保温电加热餐盘在其盛装空间内具有将盛装空间分割成两个盛饭空间的隔板。
优选的,所述可保温电加热餐盘的碗边上沿具有向外翻出的平滑的翻边。
优选的,所述可保温电加热餐盘具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线可插拔地连接到所述电源接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可保温电加热餐盘,能够在盛菜后对菜肴进行保温,因此即使在冬日,或者就餐时间很长的时候,也能够方便地吃饭,而不必担心饭菜变凉的问题,同时温控开关的存在也保证了菜肴不会被烧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保温电加热餐盘的前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保温电加热餐盘的顶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1为加热板,2为电源线,3为温控开关,4为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可保温电加热餐盘,所述可保温电加热餐盘的盘底为加热板1,所述加热板1中设置有一系列电热丝4,所述电热丝4通过电源线2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可保温电加热餐盘中还设置有在达到一定温度后断开电路以达到保温效果的温控开关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39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