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箱式气体碳氮共渗炉成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4185.2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6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祁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祁标 |
主分类号: | C23C8/30 | 分类号: | C23C8/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许婉静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箱式 气体 碳氮共渗炉 成套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热处理电炉,具体是一种密封箱式气体碳氮共渗炉成套设备。
背景技术
渗碳是对金属表面处理的一种工艺,采用渗碳的多为低碳钢或低合金钢,具体方法是将工件置入具有活性渗碳介质中,加热到高温的单相奥氏体区,保温足够时间后,使渗碳介质中分解出的活性碳原子渗入钢件表层,从而获得表层高碳,心部仍保持原有成分,相似的还有低温渗氮处理。这是金属材料常见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它可以使渗过碳的工件表面获得很高的硬度,提高其耐磨程度。而碳氮共渗则是指向钢的表层同时渗入碳和氮的过程,习惯上碳氮共渗又称作氰化,目前以中温气体碳氮共渗和低温气体碳氮共渗(即气体软氮化)应用较为广泛。中温气体碳氮共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低温气体碳氮共渗以渗氮为主,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目前使用的渗碳或碳氮共渗的工艺设备普遍自动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工作需要人工作业和监控,工作繁琐、效率低下,并且因为在工艺进行过程中存在烟气等有害气体的产生,生产车间环境较差,既不环保,对工人亦会产生有害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环保的密封箱式气体碳氮共渗炉成套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箱式气体碳氮共渗炉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滴注式碳氮共渗多用炉、工件传送设备、卧式清洗机、箱式气流回火炉、放置工件的液压升降台以及电脑控制系统;
所述滴注式碳氮共渗多用炉包括炉本体、设置在炉本体内的前室和后室,所述前室内包括设置在上层的缓冷装置、设置在下层的淬火装置、上下转移工件的升降机构、排烟罩以及前门机构、中间门机构,所述淬火装置包括油槽;所述后室为加热室,所述后室包括发热装置、气体流量控制系统、炉内气氛搅拌装置、炉气控制系统、炉气检测装置、热电偶以及中间门装置,所述前室和后室通过中间门过渡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
所述油槽包括油槽加热器、油槽搅拌装置、油温控制装置、油位计,所述油槽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油槽侧面的螺旋桨。
所述发热装置设有多组加热辐射管。
所述炉内气氛搅拌装置包括一耐热钢风扇,所述炉气控制系统包括碳势传感器、滴注系统及热电偶插入孔。
所述后室设有试样孔和窥视窗,以便于取样和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
所述卧式清洗机包括清洗液清洗室和清水清洗室,所述清洗液清洗室设有清洗液槽、设置在清洗液槽上方的清洗液喷淋装置、清洗液循环系统、油回收装置和工件升降设备,所述清洗液槽内设有管状加热器,所述油回收装置安装在清洗液槽槽口上;所述清水清洗室设有清水槽、清水喷淋装置、风扇干燥装置。
所述箱式气流回火炉的加热室内设有加热装置、风扇搅拌装置、排烟罩和热电偶插入孔,所述箱式气流回火炉的前门通过速度控制器和电磁阀控制气缸驱动门体的开闭。
所述箱式气流回火炉设有耐火隔热砖、耐火纤维隔热材料构成的耐火隔热层。
所述工件传送设备为推拉车或托辊链,所述推拉车包括横向移动机构、推拉钩和驱动传动链,所述横向移动机构通过相应的驱动装置带动驱动传动链而移动。
所述液压升降台由型钢架体、剪式升降机组、驱动剪式升降机的油缸驱动以及底部滚轮组成。
待处理的工件被吊入工件传送设备后,通过电脑控制系统控制,工件被传送至滴注式碳氮共渗多用炉前室内,自动开启中门续传后室,对工件进行预加热排气渗碳或碳氮共渗,工件在后室工序完成后,经传送设备传送至前室进行淬火或冷却,冷却后的工件被传送至卧式清洗机进行清洗、除油、喷风后回火,工件基本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高,可实现少人或无人作业,亦可进行远程网络跟踪监控。通过电脑控制系统控制工件传送设备自动传送工件取代传统的人工搬运,将工人从频繁、复杂、琐碎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操作更简单、方便和有序;
2)、工艺参数控制精确,生产工艺稳定,设备可靠度高,控制工件的变形量,大大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可取代常规井式气体渗碳炉,生产成本低、质量好;
3)、环保节能,设备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可应用于多种零件的热处理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滴注式碳氮共渗多用炉后室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祁标,未经祁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41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锌薄膜沉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单柱双导电横臂旋转式电渣炉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