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运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4445.6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3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贾秋玄;李淑民;宋峥嵘;李林;陈广宁;张冲;王玲;吴红磊;李凤坚;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上海耐斯特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0S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运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载车,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受限空间运输作业的便携式运载车。
背景技术
运载车作为运输工具,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在大型钢结构建造过程中,由于结构件体积比较大,通常都是采用吊机或者铲车等工具进行运输。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小型设备和结构物的搬运工作量越来越多,对于吊机或铲车来说,其机动性固然好,但需要一定的作业空间,受结构物周围空间的限制,因此,其在低矮、狭窄或者内部空间较深的空间内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且其使用费用较高。目前,小型设备的运输主要通过铲车或者吊机,而在作业空间受限的情况下,一般没有固定的方式,主要通过导链或者人力来完成,工作效率非常低,而且,容易对小型设备或者结构物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便携式运载车,其可以在作业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可以将小型设备或者重物运送到铲车或者吊车无法到达的狭隘空间,解决小型设备或重物在狭隘空间搬运、布置问题;同时,提高了重物放置位置的准确度及工作效率;降低了设备的使用费用,节约了重物放置的时间及建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运载车,其特征在于:设有车架、挂钩、可调把手、临时支撑,车轮,其中,车架的前后位置上安装有挂钩,车架的的一侧安装有可调把手,临时支撑安装在车架的底部,车轮安装在车架的底部两侧的车轴上,通过上述连接构成运载车结构。
所述车架为框架式结构。
所述车架上设有数个用于调节可调把手高度和角度的插销孔。
所述临时支撑是由安装在车架上的支撑杆和安装在支撑杆内的止动销组成,其中,支撑杆上数个卡槽,止动销卡在卡槽内。
所述卡槽为U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以在作业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可以将小型设备或者重物运送到铲车或者吊车无法到达的狭隘空间,解决小型设备或重物在狭隘空间搬运、布置问题;同时,可以将小型设备或者重物准确的布置到预定位置,提高了重物放置位置的准确度及工作效率;降低了设备的使用费用,节约了重物放置的时间及建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手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运输结构物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车架、2.挂钩、3.可调把手、4.临时支撑、5.车轮、6.支撑杆、7止动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车架1、挂钩2、可调把手3、临时支撑4,车轮5,其中,车架1为使用钢结构焊接而成的框架式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挂钩2通过销子与钢链连接在一起,钢链悬挂在车架1前后位置上;可调把手3采用销轴连接方式安装在车架1的一侧,车架1上设有数个插销孔,通过将插销安装在不同位置的插销孔内的方式,来调节可调把手3的高度和角度;临时支撑4是由焊接在车架1上的支撑杆6和安装在支撑杆6内的止动销7组成,其中,车架支撑杆6上开有数个U型卡槽,止动销7卡在卡槽内,通过提拉安装在卡槽内的止动销7来升起或放下临时支撑4;然后,拨动止动销7到横向槽内就可将临时支撑4固定在上面或下面两个位置,以实现临时支撑4的收起和支撑。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空载或载重时,用临时支撑4来支撑车体以便调整可调把手3的高度。车轮5是安装在车架1的底部两侧的车轴上,车轮5的轮毂孔内安装有轴承,通过上述连接构成运载车结构。
如图5所示,以运输千斤顶为例说明其运载过程,该千斤顶高508mm,重520Kg,需要放置在下表面距地面1200mm的甲板片下进行顶升作业。
第一步:收起运载车的临时支撑4;
第二步:如图6所示,将可调把手3调整至最低位置,抬起可调把手3,前挂钩2挂住分级顶升油缸的前挂环;
第三步:如图7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把手3下压,使其前端翘起,并将后挂钩2降低,钩住分级顶升油缸的后挂环;
第四步:如图8所示,将本实用新型抬平,分级顶升油缸悬挂完成;
第五步:将分级顶升油缸运至目标位置;
第六步:下压可调把手3至分级顶升油缸的后挂环部分着地,松开后挂钩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上海耐斯特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上海耐斯特液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44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